经济危机主要原因和带来的后果会是怎么样的以及物价影响

2025-05-19 19:34:1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金融海啸产生的原因
金融海啸只是一个对经济危机的形容,起因是美国次贷危机。次级贷款是指,美国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的贷款,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放贷机构之所以愿意为这些人发放贷款,是因为次贷利率通常远高于优惠贷款利率,回报较高。
自2001年“9�6�111”事件后,由于担心经济下滑,美联储开始了连续的降息历程,一路降至至2004年6月的1%这一近30年的最低水平。
超低利率环境里既刺激了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的财富效应反过来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的上涨。而持续走高的房价刺激了贷款公司放贷的欲望分享房产增值收益的冲动。于是,一个以股价和房价互相推动的泡沫逐渐蔓延和扩大,并形成了一大批以房产和股票为资产的中产阶层。这个庞大的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又直接导致了更多美国民众以透支的方式消费。
低利率环境虽然保住了经济增长,但也造成美元持续走弱、通胀压力增大以及流动性泛滥带来的资产泡沫。自2004年底,美联储走上加息历程。利率从1%的低点一路加到2006年7月的5.25%,并保持13个月。利率的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还不起贷款的人陆续浮出水面。自2005年底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房价下跌。
房屋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受到了沉重打击,这影响美国的投资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从而影响保险业务(美国国际集团AIG)。
所以影响这次金融海啸的原因主要是利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
(次贷危机—房地产—投资银行—金融保险)

(二)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这次金融海啸对全球金融领域造成了海啸般的冲击,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当然也不会独善其身。中国是世界上第3大重灾区,首先,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缩水(截止2008年7月,我国共购买了518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3760亿美元的美国机构债,两者总和达8947亿美元,约占我国国际储备的一半).其次,中国百分之70的GDP增长靠对外贸易,全球金融风暴使对外贸易受到严重的打击。

回答(2):

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开放金融市场的国家的伤害是巨大的,使全球金融业大清洗,紧接着就会影响实体经济,使全球经济衰退。
对中国而言,对对外贸易所产生的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我们还应该看到他对中国的影响是有利有弊。弊:1.金融对金融的直接性的伤害不是很大,因为中国是资本管制的,损失的是中资银行放贷国外的那点钱,损失的数量很少,不会产生信贷方面的影响,称不上对中国整个经济的影响。2.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相当的高,全球经济的衰退,势必使中国的对外贸易衰退。利:1.全球经济衰退,势必对国际能源、农产品、原材料的需求减少,因此价格会下跌,这对我们这个高速发展大国来说是好事。2.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另两架是投资和消费,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率的稳定,投资和消费必将担起大任,投资之前有过热趋势,那现阶段只能增加消费,所以国家提出了促进内需。不过这种转变需要一个时间段。这种转变对普通大众还是很有好处的。
所以说这次经济危机对中国来说,只是迫使中国作出一个转变。我们假设没有这次金融危机,中国会不会做出这种转变那?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9000亿美元之巨,世界第一,这种外汇储备的高增长还能维持多久?这些外汇储备无论从现阶段的意义还是中国国际战略的意义来衡量都已经足够用了。

再来说说中国的通货问题,这次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多方面:国际能源、农产品、原材料的大涨价(现在开始跌了);国内投资过热,流动性严重过剩,房市股市可窥见一斑(现在高息高存款准备金率紧缩流动性);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业,农民进城,耕地抛荒多,08年天灾特别多,06年猪肉价格暴跌,养猪积极性受重创,大量屠宰母猪,养猪业创伤很大,所有这些问题使得供给跟不上(现在正在实行土改,土地流转制,而且对农业的投资正以每月70%的比例增加)。这些都需要一个时间段的转变。

说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那是媒体为了抢眼球,转移视线,可以不这么评价冰岛国家的媒体。就中国而言,国内经济本身发展的问题并不比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小,特别是投资比重重,而且投资主体投资效率较低带来的流动性问题,不过这个转型中的中国包杂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仍能如此高速的发展,是相当不错了。现阶段经济的滞涨或倒退是短暂的,也可以说正在重新启动,调整都很正确,未来会更好,对于我们这时有很多的机会存在。

回答(3):

可能会导致一些投资机构面临破产,
全球经济一片萧条
银行也会采取一些稳定市场的措施
老百姓的生活会受到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