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中性线和零线都是从电源的中性点引出来的导线。中性点接地后引出来的导线叫零线,中性点没有接地因出来的导线叫中性线。和大地接通的导线叫地线。
当为三相线路时,除了三根相线外,还可从中性点引出一根导线,即中性点,从而构成三线四线制线路。这种线路中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
零线(N):
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
地线(PE):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根据标准,每间隔20-30米重复接地。
2、原理的区别:
零线(N):
主要应用于工作回路,零线所产生的电压等于线阻乘以工作回路的电流。由于长距离的传输,零线产生的电压就不可忽视,作为保护人身安全的措施就变得不可靠。
地线(PE):
不用于工作回路,只作为保护线。利用大地的绝对“0”电压,当设备外壳发生漏电,电流会迅速流入大地,即使发生PE线有开路的情况,也会从附近的接地体流入大地。
中性线是呈低电位,即通常称为零线;相线和零线穿与不穿在一根绝缘管没有区别,只是穿管会增加防护系数。但相线与零线必须一起穿金属管,不能只穿一根,否则,穿管的单线在负载电流作用下会产生涡流而发热,电流越大发热越严重。零、火线一起穿金属管就不会产生涡流,因是有回路的线路,涡流相互抵消。
包括三相电的三个相线(A、B、C线)、中性线(N线);以及地线(PE线)。
三相五线制接线图
地线在供电变压器侧和中性线接到一起,但进入用户侧后不能当作零线使用,否则发生混乱后就与三相四线制无异了。
注意:中性线(N线)不等于零线,正常情况下中性线无电流,而零线是作为电路的回路
中国规定,民用供电线路相线之间的电压(即线电压)为380V,相线和地线或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即相电压)均为220V。进户线一般采用单相三线制,即三个相线中的一个和中性线(作零线)、地线。
三相五线制标准导线颜色为: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N线浅蓝色,PE线黄绿双色。
零线是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引出的线路,与相线构成回路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通常情况下,零线在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处与地线重复接地,起到双重保护作用。
主要应用于工作回路,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
三相电的星形接法将各相电源或负载的一端都接在中性点上,可以将中性点引出作为中性线,形成三相四线制。也可不引出,形成三相三线制。变压器、发电机的绕组中有一点,此点与外部各接线端间的电压绝对值均相等,这一点就称为中性点。
用来将电流引入大地的导线;电气设备漏电或电压过高时,电流通过地线进入大地。在电路中起安全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