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些人说:如果法律增大处罚力度,人们对法律望而生畏( 例如,偷了一台摩托车,给予判死刑),那犯罪

2025-05-02 00:59: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法律只是约束人的最后一道防线,个人觉得严格的法律只能催生更恐怖的罪犯。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随地大小便不算犯罪,也许很多人不会在大街随意大小便,因为有道德束缚。但是如果随地大小便被判死刑,那么如果有人确实尿急而犯罪,那么警察来抓他,本来不是一个严重犯罪,但是他也许会反抗,从而加剧犯罪。暴力抗法、阻碍公务、袭击警察、危害社会秩序安全,更严重的会报复社会、联合其他罪犯暴动发生更严重的犯罪。所以,法律只是约束,只是矫正行为的工具,但是要变成枷锁,就很恐怖了。

回答(2):

同意你的观点。法律是社会的最后一道底线,他不应该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标准,真正能约束人们的应该是自己内心的道德操守,如果出现这种法律,我只能说他失去了法律应有的价值,法律旨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预防惩治犯罪,假如因为偷了一辆车就判人死刑,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部恶法,而且如果这部法律出台,很大程度上会出现许多的冤假错案,反而不利于社会稳定。

回答(3):

商鞅就是这么做的

回答(4):

法律是行为的底线而不是准则,也就是说,法律的核心内容是"那些行为触犯法律"而不是"触犯法律应承担什么后果"。极端点说,如果,所有人都不犯法,那法律的处罚轻重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法律的处罚力度只是一个调节

回答(5):

那要看他是第几次犯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