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乐坛没有周杰伦,我们将继续忍受“天王”、“天后”们的庸常,也将继续相信,“乐坛从此无人独领风骚”。但最终周杰伦跳出来了,他以轻松的姿态击倒了对手。他用的是什么武器? 早在周杰伦之前,庾澄庆和杜德伟便进行了R&B与华语歌曲结合的尝试,而陶的出现则让这一乐种更快地深入人心。但他们都没有成为周杰伦。因此,周杰伦没有淹没在华语流行歌曲的大军中并非是因为R&B,而是源于一个很多人“不齿”的原因———他那让人无法听懂的唱法。“周杰伦的歌词让人听不清楚。”这是很多不欣赏周杰伦音乐的人的抱怨。但正是这一“牺牲”,换来了汉语发音与R&B乐法的真正融合。对此周杰伦作过深思熟虑:“如果把歌词唱得太清楚,那我的歌就成了‘数来宝’。”忽略歌词的准确发音,而把人声当成一种“乐器”———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演唱方法,让周杰伦在黑人音乐早已深入人心的华语乐坛趁势而出,成为领袖。 然而方文山歌词的功劳并不能就此一笔抹杀。周杰伦的歌曲中充斥着种种互不相干却又有着莫名感染力的名词,这些天马行空的信息赋予了周杰伦歌曲更多的魅力。很多年轻人都说:“周杰伦的歌词让人感觉很‘酷’。”“酷”是一个很玄的词,它并不代表什么具象的涵义,或者说,它的意义正在于含糊不明。周杰伦的歌词听来只是一个个既模糊又时髦的画面碎片,而这样的感受在惯于消化动漫思维的年轻人看来并不陌生
不是他有才,而是他做的东西迎合大众的口味呵呵,我是jay的超级粉丝,但是我还是理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