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或后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形容处于十分不利的局势。
进退维谷,汉语成语,拼音:jìntuìwéigǔ,意思是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出自《诗经·大雅·桑柔》。
《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便是个练达老成人,也只得如此。何况于你。
《文明小史》第五回:却说柳知府先受了众绅士的排揎,接著洋人见面又勒逼他定要办人,真弄得他左右危难,进退维谷。
【解释】: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出自】:《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示例】: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的苦闷。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进退两难
【近义词】进退维亟、骑虎难下、势成骑虎、举步维艰、进退惟谷、跋前疐后、进退两难、进退迍邅、不上不下、步履维艰、左右为难、羝羊触藩、半上半下、进退双难、进退失据、欲罢不能、进退唯谷、跋前踬后
【反义词】左右逢源、称心如意、进退自如
造句:
1、我们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不知该去还是该留。
2、夹在长官与老师之间,他可真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3、在我自己的思想上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
4、他被敌人逼到了悬崖上,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5、前有断崖,后有追兵,我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形容进退两难。《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维:是。谷:穷尽,比喻困境。
典故:
《世说新语》(译注[南朝宋]·刘义庆):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孝武不知是殷公,问仲堪:有一殷,病如此不?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维谷。”
译文
殷仲堪的父亲有病,身体虚弱,心跳微弱,听到床下蚂蚁活动,认为是牛在斗架。晋孝武帝不知道是殷仲堪的父亲,便问殷仲堪:“有一位姓殷的,病情这样,是吗?”殷仲堪流着泪站起来回答说:“臣不知说什么好。”
进退维谷的意思是: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形容进退两难。
【出自】:《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示例】: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进退两难。
近义词
一、进退维亟 [ jìn tuì wéi jí ]
【解释】:进退都处于危急境地。
二、骑虎难下 [ qí hǔ nán xià ]
【解释】: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出自】:《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示例】:茅盾《子夜》十:“本月三日抛出的一百万公债,都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干到那里是那里了!”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进退维谷,汉语成语,拼音是jìn tuì wéi gǔ,意思是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出自《诗经·大雅·桑柔》。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1]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进退两难。
示例
妻子和母亲不和,丈夫夹在她们中间,进退维谷,痛苦不堪。
他被敌人逼到了悬崖上,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革命春秋·创造十年》郭沫若: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
成语典故
原文
《世说新语》(译注[南朝宋]·刘义庆):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孝武不知是殷公,问仲堪:有一殷,病如此不?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维谷。”
译文
殷仲堪的父亲有病,身体虚弱,心跳微弱,听到床下蚂蚁活动,认为是牛在斗架。晋孝武帝不知道是殷仲堪的父亲,便问殷仲堪:“有一位姓殷的,病情这样,是吗?”殷仲堪流着泪站起来回答说:“臣不知说什么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