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路不拾遗
【拼音】: lù bù shí yí
【解释】: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拼音】: yī máo bù bá
【解释】: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近义词】:锱铢必较、斤斤计较、善财难舍、爱财如命
【反义词】:倾囊相助、解囊相助、拔毛济世
【造句】:
1、公益事业捐款会上,那个商人一毛不拔。
2、他是个十足的守财奴,在亲人需要资助时,他也一毛不拔。
3、他很吝啬。她老板是个一毛不拔的人。她出手从不大方。
4、这种一毛不拔的人,谁会愿意跟他来往?
5、这种人真是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一掷千金
一掷千金,............................对的
去死,胡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