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本及其领导下的平等派对英国革命立下了丰功伟绩。没有他们的艰苦奋战,没有他们坚持实现民主革命的决心,英国革命要想获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无论如何,如果没有这种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单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也决不会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
李尔本及其领导下的平等派运动,是小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这一点在它所制定的《人民公约》里反映得极为明显。它向独立派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普选权,却主张剥夺贫民及仆役的选举权,说明李尔本及平等派并非是一个彻底的普选原则的维护者。此外,李尔本和平等派仅仅是从自然权利学说引出政治平等的结论来。他们是维护私有制的。在李尔本签署发表的《人民公约》中宣布:任何政府都无权平均和破坏人们的财产,或者使一切东西成为公有。因此,他们的所谓“平等”,充其量来说也不过是法律上的平等而已。这些足以反映了李尔本主张的阶级实质。
小资产阶级在十七世纪的英国是个分化的、动荡不定的阶级。在革命高潮时期,他们会满怀革命激情投入斗争,并对革命作出贡献。而在克伦威尔日益专权,革命逐渐走上低潮后,作为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产生政治上的软弱和动摇是不足为奇的。在李尔本的主张中,虽也曾反映了农民的某些要求,如废除什一税,归还被圈占的公社土地等等,但是,他对农村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分配农民以土地和废除公簿持有制,却采取了漠然置之的态度。这就不能不使广大农民失望,影响到农民群众对他的支持。因此,李尔本及平等派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