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这两条明确规定了对少年犯量刑的方向。是对未成年被告人适用刑罚的最基本原则之一。
在能够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主体的未成年中,又将其分为了已满16周岁与未满16周岁,但不管是属于哪种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如果是涉嫌故意杀人罪的话同样也是要受到刑事处罚的,只不过是在故意杀人罪量刑的基础上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对未成年人是不能适用死刑的。
扩展资料
案例:
2015年10月18日,刘某(13岁,父母再婚,母亲长期在外打工,被父亲长期打骂)、赵某(12岁,父母均在监狱服刑)、孙某(11岁,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三人到廉桥镇一网吧上网。
当日12时许,刘某、赵某提出,到新廉小学玩耍。因感到肚子饥饿,三人到学校小卖部偷东西吃,被独自守校的女教师李老师(52岁)在操场发现同时劝说离开。刘某三人担心她报警,临时起意伤害李老师。
随后,赵某将女老师骗出教师宿舍,三人将李某打倒在地,并拖至卫生间用毛巾捂住李老师口鼻致其死亡。后刘某到李老师的卧室搜寻财物将其手机及2000余元现金抢走。三人将李老师藏于卧室床底,随后逃离。作案后三人仍无事一样在网吧玩。
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三人被送往工读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刑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杀人是否判刑需要看具体年龄来决定是否判刑。
14周岁以下的人杀人不会被判刑。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四十九条 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未成年人杀人的判决:
1、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根据《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我国年满18周岁的人为成年人,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以故意杀人罪为例,故意杀人罪的最高刑是死刑,如果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的,不能判处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处的最高刑是无期徒刑。
刑法第十七条【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条】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提问说是情况应属特例,并不多见。但在对其适用刑罚时,还必须按照刑法的规定判处刑罚,即不能判处死刑。
未成年人杀人法律如何判,像这种危害社会极大,其实是未成年人也有可能逃不掉法律的严重制裁,因为我国的法律规定18岁以下是未成年人,缓期执行也有可能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