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开裂的原因:
1、施工因素:贴砖时不留缝或留缝过小
瓷砖的伸缩系数远比钢筋混凝土小,当出现热胀冷缩时,如果没有留缝或者留缝不足,基础层的伸缩较大,而瓷砖膨胀过慢,从而产生被拉裂的现象。裂缝纹理较小较短,其边角还可能出现崩裂。
2、瓷砖贴前没泡水或泡水不足
瓷砖铺贴前没有“喝饱水”的话,胚体吸水不足,铺贴后瓷砖会把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吸走,使瓷砖出现开裂,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瓷砖脱落。泡水不足引起的瓷砖开裂一般在铺贴完成后不久便会出现。
3、手工切割瓷砖造成暗裂
工匠对瓷砖进行切割施工时可能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瓷砖暗裂。暗裂出现时一般不易察觉,但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受水泥收缩、温度变化、外界应力等影响会加速拉裂,出现明显裂痕。尤其是微晶石产品等更应采用专业切割机处理瓷砖。
瓷砖开裂修补方法
1、瓷砖开裂的面积不是特别大,也不是特别明显,可以直接用刷牙的牙膏来修复。先将表面擦拭干净,轻轻地挤出一些牙膏,直接涂抹在有裂缝的地方,周边也可以再涂抹一些,直到缝隙填补。再用砂纸轻轻地打磨,然后选择用颜料兑在牙膏里面,再次涂抹,就能够带来一定的修复效果。
2、如果开裂的面积比较大,就要用到专用的瓷砖膏,它可以调成不同的颜色,同时还要将表面擦拭干净。如果有空鼓的地方,要用木锤子敲击固定。再将这种瓷砖膏均匀地涂抹在表面,后期通过打磨机进行打磨和抛光,就能够修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