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汶川地震后,我就有地震后遗症。我是内江人,今天又地震了,我很害怕,反应很强烈,我该怎么办?

2025-05-19 11:13:5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心理学认为,面对重大灾难性事件,心理的恢复和身体的恢复一样需要时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因此,面对不断遭受“余震”的心灵,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它时间;再能做的,就是以恰当的方法善待它当液体中的溶质达到最高限度,就会产生饱和。我们的心理也一样,如果接受同一种信息的刺激过多,超过了心理的限度,也会出现饱和。到底多少信息可以达到心理饱和,这与个人的心理基础及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关系。
地震是一次强烈的刺激,在我们接受信息源的过程中,当我们感到难受时,如果能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法来主动调整,就不容易遭到心理饱和的袭击;相反,如果我们无所作为,对自己的悲伤听之任之,则容易出现心理饱和。另外,当心理饱和出现了,告诉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继而采取主动的调节措施,可以尽快走出饱和期。
比如说,在一段时间里,可以有意识地掐断信息源;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转移注意力;主动求助专业帮助,相信,经过积极调整,我们的心灵是能够走出心理饱和期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情绪和情感按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可分为三种基本形态:激情、心境和热情。
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如狂欢、暴怒、痛哭。比如地震刚发生时,我们强烈的悲伤和痛哭就属于激情状态。
而心境是一种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的情绪,如心情舒畅或闷闷不乐等。地震过后,也有一些人,心里总是感觉很难受,心头像是被阴云笼罩着,这就属于一种心境了。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刻的情感。热情虽不如激情强烈,但较激情深刻而持久;它有时虽不如心境广泛,但较心境强烈深刻而稳定。积极投身灾区建设,为灾区的重生出谋划策,这些理智的行动,都可以激发热情,本身也是热情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激情退去,并不意味着“消沉”“麻木”,只要有理智的行动在,就是一种进步。

回答(2):

这属于一种心理疾病,是经历过地震后留下的恐惧症,我个人建议你看心理医生辅助治疗一下比较好。

回答(3):

撤出巴蜀到平原去~
四川的山已经严重风化。
就是非地壳震源的振动,
也会造成山体结构姓的崩塌堕落灾害。
这样的山体风化形成的震动难以防范,
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就会出现大山解体的情况。
……
为此,
本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守则,
还是远离险地为要哦~

回答(4):

我也是内江人,但是没有经过512的地震,那时候在浙江上班没感受到。内江其实不用担心地政的,因为内江是一个穹隆地带,简单点说就是地下室一块很大的整石板,地震的破坏性会远远低于其他飞穹隆地带地区,我是威远的
老乡,望采纳

回答(5):

去看下心理医生,可以帮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