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灭亡时,按照《清室优待条件》,清帝保留皇帝尊号,民国政府以外国元首之礼对待,暂住在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宫人不变动。民国政府每年拨款400万两白银供养清室(实际上,由于财政不足,拨款从未有过那么多,但从来没有不拨付的)。清帝宗庙永远供奉,民国设卫队保卫。光绪陵继续修建,皇室私产保留,等
至于其他宗室,爵位保留如旧,私产保留,免服兵役等。
总之再没有比清室更好的亡国皇族了。
至于旗人,因为没有了“铁杆庄稼”,也就是清廷给每一个旗人发的生活费,清廷又有禁令不许旗人从事其他行业,连谋生的技能都没有。底层旗人还好,禁令对他们来说早就行同虚设,有自己的谋生手段,中低层的旗人只能靠发卖祖产谋生,祖产卖光后,不得不去为奴为婢,大量的旗人女子不得不从事皮肉生意。南方的旗人更惨,由于南方是革,命的重灾区,革,命期间,旗人都遭到了洗劫,有的城市旗人聚居区甚至被满心仇恨的民众屠光。
但高层旗人,有清朝两百多年的财富积累,民国又没有没收他们的财产,没有了国家的“累赘”,在一定时间内,他们过得反而更好了。加上传统的力量,他们依旧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富和影响力都在缩水,于是这些遗老遗少一直都在谋划复辟。
1917年在张勋的支持下,溥仪成功复辟,但只12天后就在全国一片反对声中再次退位,但仍然住在紫禁城。直到1924年冯玉祥攻入北京,清皇室才被冯玉祥手下鹿钟麟赶出紫禁城。
此后溥仪移居天津静园,但一直在暗中筹划复国,终于在九一八之后,溥仪与日本合作,在东北再次复辟,称满洲国,皇室成员也纷纷来投。此后直到日本投降,伪满洲国才被取消,溥仪被苏军俘虏,带回苏联。1950年溥仪被押解回中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59年被毛特赦,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至于其他皇室成员,伪满洲国覆灭后,一切爵位、特权都被取消,有的逃亡海外,有的在国内蛰伏下来。一直到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后,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许多遗老利用祖上留下的暗产,化身为娱乐公司大老板,投身娱乐界,成为了娱乐圈著名的“京圈”,基本上占据中国娱乐界的半壁江山,并进一步利用手中掌握的力量,影响舆论,为清朝洗白。现在很多热播的清宫剧,特别是那些穿越剧,实际上都是这些遗老在为祖宗洗白,真了解历史的人,谁会相信真实的清朝生活有那么美好。再比如号称国民闺女的关某彤,她就是满族,谁又知道她的走红背后是不是有某种推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