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老一辈看来,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是不二的选择,这意味着工作稳定,旱涝保收,社会地位高,同时也有利于以后结婚生子。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慢慢开始放弃三四线人们视作金饭碗的稳定工作,来到新兴的互联网行业辛苦打拼,老一辈的叔叔阿姨产生了疑问,“互联网行业究竟有什么好的?”
笔者作为一个出身于三四线小县城,又最终选择了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的年轻人,希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说年轻人选择互联网行业的心路历程。
一直以来,我所期望的人生就是像父辈那样,西装革履,一本正经去上班,对同事领导们恭恭敬敬,每天按部就班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等到一定时间可以慢慢升职,评职称。日子虽然谈不上红红火火,也算是岁月静好。
直到有一次,因为机缘巧合,来到了滴滴总部实习,才发现原来工作还可以这个样子。
刚进入滴滴大厦的时候,滴滴的几位高管的头像便映入眼帘,与传统大公司的高管严肃成熟的形象不同,互联网公司的高管显得如此得年轻,富有朝气。甚至就像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面对着未知的未来依然淡定从容,意气风发,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
上楼后,居然发现有一个滑滑梯,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大公司的布置,没有一点儿紧张严肃的氛围,显得如此得活泼可爱,看着滴滴的员工坐着滑滑梯下楼,突然感觉到一种久别重逢的童心。
做着工作的时候,忽然音乐响起,一个美女教练过来,招呼着大家跟着她做体操,甚至有的程序员小哥哥依依不舍地编程还被她亲自拉起来做体操。这种人文性的关怀深深地触动了我,互联网公司才是真真正正关心着每一个普通的员工,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滴滴不仅仅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也关注心理健康,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咨询。
下午还有专门的点心水果发放,也有专门的自助零食区域,一排排商品摆在货架上,拿了之后完全凭个人自觉付款,体现了公司尊重员工的素质,相信员工的品格。
如果以上这些仅仅是互联网公司日常的外在形象,日常生活吸引年轻人的话,我接下来想说的是互联网行业的价值观真正打动了年轻人的灵魂。
这是滴滴举办的“在一起”的活动,在众人的注视下,滴滴的高管讲述着滴滴的理念“链接人与交通”。他们讲述着梦想,讲述着情怀,讲述着如何改变世界。相比于传统行业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互联网行业却总是跨界竞争,其志不在小。支付宝打败了银行卡,余额宝胜过了银行存款,滴滴改变了出租车行业,美团外卖使得方便面的销量连年下滑,共享单车使得人们再也不用担心自行车小偷,微信让移动的短信业务成为了验证码通道。互联网就在这样悄然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更加便捷,高效,公平。没有国企的稳定安宁,没有国企的社会地位,但是互联网行业开放,人际关系简单,结果导向,不论什么出身,不论什么背景,在互联网行业都是平等的,互联网行业尊重每一个人的努力。
以前总觉得,在北上广深打拼的人好傻哦,可能一辈子都奋斗不出一个结果,却要忍受拥挤的地铁,畸高的房价。现在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即使冒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嘲笑,依然要去北上广,依然要去互联网,是一颗年轻的心,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梦想。
离开中关村那天,艳阳高照,我接到了父母的电话,让我回家考公务员。我淡然一笑,我知道,我已经永远不会离开互联网行业了。
为什么要选择互联网行业,抛开工资高,结合自己过去的经历,我觉得下面几点也是吸引年轻人的:
1、互联网相对而言,比较平等自由,没有那么多规矩
相比于传统行业,国企央企,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环境和氛围还是比较轻松的,处理事情效率也比较快。上下层阶级,办公室文化没有那么严重,比较是年轻人的性格。不用花时间在处理太多负责没必要的人际关系上,没必要每天琢磨什么职场潜规则,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提高专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出成绩上。
2、在互联网公司,年轻人拥有更多机会
在互联网公司,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你厉害你就上。只要你足够强,你有能力,你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更多负责项目的资格。在互联网公司,能力是一个人很大的竞争力,薪资水平也跟你做事情产生的绩效有关系,只要你肯拼,你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
3、在互联网公司,如果你想做的好,你就不得不保持好奇心,不得不去主动尝试新鲜事物。
在互联网公司,总是有新的挑战和事情在前面等着你,发展太快,但是在倒逼着你前进的同时,你自己提升也是飞快。永远保持好奇,永远保持热泪盈眶虽然挑战和未知很多,但是在过程中,你自己也是不断进步和成长。
4、第四,创造价值,影响他人
如果你有能力,接触和参与从0到1的一个互联网产品,当这个东西后面影响更多的人,你会觉得深深的幸福和存在感。这个也是自我价值得到升华和认可的最佳体验。
结合自己的性格,年轻人,如果喜欢挑战,喜欢自由,喜欢互联网,那这个行业,还是比较适合你的。
互联网公司20年春招和暑期实习陆续开始了,很多人还没想好去什么行业,没想好要不要去互联网行业,不妨先看看其他人为什么去互联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