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电影最后的宋守述

2024-11-21 10:54: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在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片尾,一个镜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华发老者对着纪念墙上儿子的名字喃喃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淡出镜头。一旁打出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一位老人身上集中了所有唐山人对地震中罹难亲人的怀念,观众的心也随着这位老人从艺术加工的电影转向真实生活中的唐山人,增强了电影的震撼力。在《唐山大地震》即将公映之际,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电影中“余誉轮本色出演”的宋守述。

  宋守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亲身经历过地震的唐山人,从听说冯小刚要拍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那天起就十分关注,隔三差五带上两岁多的小外孙女去南湖影视基地,眼看着一栋栋布景楼建成。当他在网上看到招募群众演员的消息后,带着小外孙女一起报了名。“我年轻的时候学过表演,对这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我是一名唐山人,很想为这部电影出点力牎”宋守述说,在拍摄地震前的戏时,作为群众演员,他被安排在李元妮(徐帆饰)她们家居住的家属院看大门,当李元妮骑着自行车经过的时候,还和她打招呼:“回来了!”而小外孙女就在他旁边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弹玻璃球,这也使她成为了剧组中年龄最小的群众演员。“不过,这些戏后来都被剪掉了,电影中只是一闪而过的一个镜头了。”

  尽管前面的戏被剪掉稍有遗憾,但片尾加出的“本色出演”部分让宋守述难忘,也成为影片中群众演员最长的镜头,持续近1分钟。宋守述告诉我们,这场戏原本是没有的,是演员杨立新到地震遗址公园的时候,恰好看到一位退休工人在纪念墙前凝望,杨立新的心被触动了,回去建议冯小刚在剧本中加上这样一场戏,就竖信用真人真事儿。导演组选中了曾在群众演员中有着极好表现的宋守述,冯小刚导演还特意约他见面,详谈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定下了这场戏。

  2009年10月13日,拍摄的日子宋守述记得特别清楚,电影中出现短短1分钟的镜头,他们拍摄了足足5个多小时,20多辆工作用车、30多人围着他转,只为了拍出好的效果。尽管是第一次拍电影,又有特写,镜头离自己很近,可宋守述说他一点儿也没紧张:“真的是本色演出,我演的就是我自己,连衣服也没有特意准备。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他曾问过冯小刚:“凝望纪念墙上儿子名字的特写需要流眼泪吗?”冯小刚说:“不要。”导演想拍的也是最真实的,唐山人会时常去纪念墙缅怀亲人,痛也在心里,很少有人总是哭出来。

  “这虚大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希望大家都能去看。”宋守述告诉记者,7月12日他参加了电影在唐山的首映礼,很想看看自己在电影中的表现,可还没看到自己出场早己泪湿衣襟。“电影就像在演我身上发生的事,地震的时候我家就是一块水泥板压了两个孩子,一头儿是儿子,一头儿是女儿。我儿子是没了,要是当时两个孩子都活着,我也会不知道怎么选。”宋守述说,尽管自己经历过地震,但看这部片子并没有“揭伤疤”的痛感:“更真实的是人物的内心,这种感染力非常强大,你会被人物的情感打动,跟着他们喜怒哀乐。”

回答(2):

因为他是当年唐山大地震亲蚂亮身经历过的人,可以代表坚强的唐山人。
而且他是小刚导演亲自采访并讲述经过的明扮本地唐山人士
影片最后一幕,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宋守述对着逝去的亲人说“明天再来看你们”,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透出那份深埋心里的思闷槐宽念。

回答(3):

应该就是一个本色出演吧。

就是以一个唐山人平日凝望纪念墙时的真实背景才出来的一场戏而已吧。

应该这世并个人本色没有特别的意义。

他只是千千万万个受伤害的唐盯伏山人中的一个。搜则迹

回答(4):

电影名是“唐山大地震”
但主要剧情扯得比较远了 所以最后要回归主题

回答(5):

把大家从电影中带到现实。电影真正的主题是纪念唐山大地震的罹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