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更容易团成球是因为什么?

2025-05-17 19:41:2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土壤更容易团成球,是因为土壤里面的粘性物质比较多。

回答(2):

土壤的粘性大。

回答(3):

土壤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岩石经过风吹雨淋日晒慢慢风化而成。含有各种矿物质、动植物残体形成的有机质、各种微生物、水、空气等。根据组成物质形态的不同,分为固体物质、液体物质、气体物质。这三种物质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为作物生长提供必备的生存条件。
土壤存在多种结构体,譬如块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团粒结构等。块状结构外形不规则多存在于黏重、缺乏有机质的土壤中,而片状结构呈水平薄片状,多存在于农田耕作层、压实的土壤等。无论是块状结构、柱状结构还是片状结构,这类结构的土壤均不利于透水透气,作物根系生长不良。只有团粒结构,最适宜作物的生长,是土壤的最佳结构。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土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近些年来,科学家发现,土壤的团粒结构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为整个养分的供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土壤团粒结构越多,土壤的疏松程度越好,同时保水保肥能力大大提高。
土壤团粒结构
那么什么是土壤的团粒结构呢?土壤团粒结构是由多种土壤的微生物分泌的多糖醛酸甙物质,与土壤矿物元素以及和腐殖质等黏合在一起形成的团状物质。
在这些团粒物质中,各个组成成分之间根据颗粒的大小形成众多大小不一的空隙,看起来犹如蜂窝一样。大的空隙有利于空气的交换,而小空隙则能保持土壤的水分,防止水分的挥发。
这些孔隙越多,土壤的疏松程度越好,里面富含的各种养分、水分随之增多。同时大量的空隙为作物根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土壤团粒结构越多的情况下,农作物的长势和产量就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