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禁止传销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禁止传销心得体会
2025-05-22 10:09:2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综述:写作叙述了自己经历传销的一段真实的经历,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描写得很细致。运用事实,突显传销的可怕之处。

传销的危害:

1、是给参与者造成财产的严重损失。传销的实质就是诈骗,是极少数人敛财的把戏,绝大多数参与者都会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

2、助长和膨胀了一些人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心态。传销组织通过编造谎言,让不少急于求富的人萌生幻想,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落入传销陷阱难以自拔。

3、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有些传销参与者被骗后走投无路,对社会产生怨恨情绪,聚众闹事,甚至引发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

4、冲击社会诚信伦理道德体系。传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杀熟”,参与者为骗钱不惜将朋友,甚至父母、配偶、亲戚都拉入传销“泥潭”,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信任度严重下降,极大地破坏了社会诚信道德体系。

5、要注意学习、了解《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规定,掌握识别传销的基本知识,树立勤劳致富、传销违法、拒绝传销防范意识。

回答(2):

思路:写作叙述了自己经历传销的一段真实的经历,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描写得很细致。运用事实,突显传销的可怕之处。

正文:

之前,我认为与它一样臭名昭著的还有拐卖儿童的组织。但是,就因为那个在我身边发生的一件事,才让我觉得传销组织在全球稳居第一。

我从小是被我一个阿姨带大的,她非常爱护我们,就像对自己的亲儿女。我和老姐也非常喜欢她。如今时隔多年,至少也要过去表一下恩情,于是,我们一家又一次踏上了说走就走的旅程。

一个美梦的时间,车就停在阿姨的家门口。可是,按了半天的门铃,半个人都没有。虽说不通知她只是为了惊喜,但是现在还在这里的话就好像自讨苦吃。

事不宜迟,我们马上打电话给阿姨。铃声足足响了两分钟,终于,阿姨接电话了。手机里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喂?”。许久不见,阿姨的声线竟是越来越深沉。

简单地叙旧一下,便谈起了正事。令人想不通的是,当阿姨知道我们来的时候,似乎有一些慌张,好像怕被揭穿什么似的。

聊了几分钟,我们终于发现阿姨貌似有些不对劲,而突破点就是----工作(自称是搞销售的)。阿姨早就是年过花甲的人了,如今却依然工作,这可不是因为她很上进或者需要钱。

于是,老妈便展开千里追寻,打破砂锅问到底,终于,说得阿姨语无伦次,一会说什么国家保密工作,一会又说什么一带一路执行者,甚至想诱骗老妈进这个传销组织,至少我们认识一个传销组织中的一员。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如果这么早报警,阿姨肯定会知道是我们干的,就怕她会回来报复。可是如果不报警,又好像对不起整个国家的秩序。

之后,我们一家经常讨论这个话题,可是怎么说都是没法做出正真的决策。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多一点考虑的时间,那时再报警,阿姨也不会知道是谁了。

扩展资料:

写作方法

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回答(3):

为了防止欺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制定《禁止传销条例》。
《禁止传销条例》是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的文件,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