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1至11月,全市新发现和接到报告南通籍或居住在南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399例,比去年同期增加38.54%,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82例,艾滋病病人117例;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死亡45例,比去年略有减少。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市累计发现和接到报告南通籍或居住在南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450例,已死亡246例。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204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04例,艾滋病病人500例。目前正在随访管理的感染者和病人共1174例。aware天猫可在家自测不用抽血
疫情上升,总体处于低流行
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科长马平介绍,目前全市艾滋病疫情总体上保持低流行,但疫情仍处于上升趋势,部分人群感染率较高,突出体现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今年疫情继续在上升(比去年同期上升38.54%),但上升幅度略有减少(去年为44%);新发现南通籍或居住在南通的338例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有193例(占57.1%)因男男同性性行为而感染。全市各县(市)区均发现和接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马平表示,虽然今年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发现数增加,但不意味着我市艾滋病疫情出现大幅度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今年以来我市艾滋病监测、检测工作力度明显加大,提高了抗体阳性者的发现率。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人群监测哨点8个(其中国家级哨点4个,省级哨点3个,国家级性病区域监测点1个),形成了覆盖各类重点人群的综合监测网络,监测各类高危人群近4千人。
“艾滋老人”“艾滋学生”增多
目前,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在我市均已出现,性接触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2014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通过性接触途径传播的占99%。马平介绍,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如握手、咳嗽,共用电话、马桶、被褥,一起用餐、洗浴、游泳,蚊虫叮咬等。
记者了解到,今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以本市居民为主,青年学生、50岁以上老年男性人群的报告病例数有逐年上升趋势,今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15岁~24岁的有67例,50岁以上的有113例。马平表示,当前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艾滋病的流行因素广泛存在,“艾滋学生”“艾滋老人”有明显增多的趋势,面临病人发现晚、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率持续上升等难题,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一些有高危行为的人不愿接受艾滋病检查,感染者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感染状况等。这些,都增加了艾滋病的防治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