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M左右就能排出。
正常月经周期卵泡发育超声表现
⑴卵泡出现时间:每个月经周期开始有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但一般仅1个或2个卵泡发育至成熟,称主卵泡(优势卵泡),其余卵泡相继闭锁。据报道,90%以上的周期只有一个卵泡迅速生长至成熟,5%-11%有2个主卵泡发育。卵泡超声显像最早时间可在月经周期第5-7天,显示的最小直径为4-5mm。
⑵卵泡生长速度:超声在月经周期第3-5天,可在卵巢内发现小卵泡,以后逐渐长大,平均第14天最大,可发生排卵。月经第5天到排卵前,主卵泡平均每日增长1.5mm;第10天前平均每天增长1.2mm,排卵前4天平均增长1.9mm,至卵泡发育成熟。
成熟卵泡可显示如下特征:①卵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达15-30mm(21.2+-0.53mm),卵泡内呈无回声区,清亮纯净,边界清晰,壁菲薄。②20%成熟卵泡在排卵前一天,可见卵丘(cumulus oophorus)图像,在卵泡内近壁处呈短强回声。
⑶临近排卵卵泡超声图像:①卵丘出现率约20%,大多出现在>18mm成熟卵泡中,预测排卵发生在24小时内。②卵泡周围透声环,随lh值上升,膜组织水肿,粒层细胞从膜层细胞分离而形成。预测排卵发生在24小时内。目前超声显示机率很低。③卵泡壁粒层细胞与膜组织底层完全分离,出现卵泡壁齿状。
黑猩猩或者人类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脱落,伴有阴道流血称月经,月经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
医学上认为唯有灵长类(包括人类在内)经历的生殖周期才叫做月经,除此之外其他哺乳类动物的生殖周期称为发情周期。月经由生殖激素系统调节,是生物繁殖的需要。一个女人的初次月经被称为初潮,而初潮的出现标志着女性已经步入了青春期。女性初潮时的平均年龄为12岁,而8岁至16岁初潮也均属于正常现象。遗传、饮食与身体健康等等多方面因素可以使初潮提前或者延后到来。月经的停止标志着女性已经迈入了绝经期,又称更年期。绝经期女性的平均年龄为51岁,当然就像初潮一样,遗传、疾病、手术与医学治疗等等多方面因素会使绝经期提前或者延后,40至58岁步入绝经期均属于正常现象。而绝经期在35岁或之前到来则定义为早衰。
月经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每个女性的月经周期也有长有短,一个女性的最长周期减去最短周期结果在8天以内的都属于正常现象。长短之差小于4天的女性非常少见。而长短之差在8天至20天则有些适度的反常。长短之差在21天以上的女性则属于严重反常。(详见月经不调)[1]
月经周期从第一天月经来潮开始算起,原因是月经来潮的发作相当符合于激素分泌的周期。大体上可将月经分为下表中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长短因人而异,因周期而已。下表中的天数取的是平均值。
阶段名称 天数
月经来潮 4-7
卵泡期(又称作滤泡期,增殖期) 5-13
排卵(不属于阶段,而是分界线) 14
黄体期(又称作分泌期) 15-26
缺血期(一些分法将此阶段并入了黄体期) 27-28
在卵泡期间,雌激素的分泌增多使得子宫内膜变厚。在激素的复合影响下,卵巢内的卵泡开始增大,几天之后一个或偶尔两个卵泡开始呈显性状态(非显性状态的卵泡则开始萎缩消退)。显性状态的卵泡则进入排卵期,期间卵泡会释放一个卵子。(受精卵则会成为胚胎,在一周至两周的时间内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而未受精的卵子在排卵开始一天后,开始死亡并被女体吸收。排卵后,残余的显性卵泡则转变成黄体;黄体的首要功能是释放大量的黄体激素(又称孕激素、黄体酮)。在黄体酮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开始为可能的胚胎做胚胎植入的准备,从而进入妊娠状态。如果两周内胚胎植入没有发生,黄体则会开始死亡,引起急剧的黄体酮、雌激素浓度下降。
2mm左右排名有用 正常月经周期卵泡发育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