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在中国的哪

2025-05-19 00:01: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甘肃省武威市下属的一个自治县
天祝白牦牛

特色天祝白牦牛养殖是近十几年来崛起的一项新兴产业。近几年,天祝县立足特色资源,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白牦牛生产,加强白牦牛的保种选育和种群扩繁,建立白牦牛扩繁基地,积极扶持白牦牛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导农户发展白牦牛专业化生产,初步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着力推进白牦牛产业化进程。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天祝县在发展白牦牛产业化方面的主要作法和经验加以介绍,供会议交流。

一、 基本情况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一个以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甘肃省九大牧业县之一,海拔2040-4874米,平均气温-1-1.30C,年蒸发量1590.2-1703.2mm,无霜期90-120天,年降水量265.5-632mm,总土地面积1072.39万亩,天然草原面积587.1万亩,大小畜存栏64万头,其中牦牛存栏8.9万头。

天祝白牦牛是天祝县境内独有的我国稀有而珍贵的牦牛地方类群,已被列入《甘肃省家畜品种志》和《全国家畜品种志》,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七十八个重点保护品种之一,也是甘肃省的特产畜种。它是在原有少量白牦牛的基础上,经产区各族人民群众与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不断选育而发展起来的。2002年全县白牦牛存栏已达3.95万头,占牦牛总数的44%。

白牦牛是分布于天祝县境内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草原上的牦牛地方类群,是天祝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和生产资料。其特性是能在其它家畜难以生存的高寒环境中正常繁衍生息,对寒冷严酷、空气含氧量少、气压低的高原生态环境适应性强,能充分利用其它家畜难以利用的高山草原,生产乳、肉、毛、皮等产品。天祝白牦牛浑身是宝,白牦牛尾可制作古典戏装的胡须、假发、蝇拂及刀剑缨穗等,绒可加工多种高级毛绒呢料和牛绒衫,粗毛是加工地毯的上乘原料;其肉质细嫩味美,色泽鲜红,适口性好,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的显著特点,是无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经测定,白牦牛肉蛋白质含量达21.13%,较其它牛肉高1-4个百分点,且球蛋白比例较高;含脂肪1.41%,较其它牛肉低3-8个百分点,每千克脂肪中含胡萝卜素19.2毫克,是普通牛肉的2.65倍,含钙、磷等矿物质1.15%,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且比例合适,易于吸收。白牦牛肉热能值高达2297.43千卡/千克,比其它牛肉高600-1000千卡,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白牦牛骨、骨髓是加工高级滋补品-壮骨冲剂及工艺品的主要原料;血液可提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价值高,用途极广。同时天祝白牦牛又是高原独特的景观牛种,和天祝秀美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天祝白牦牛在天祝特色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答(2):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经102度07分~103度46分,北纬36度31分~37度55分之间。南接永登县,东靠景泰县,北邻武威市和古浪县,西北与肃南县接壤,西与青海省的门源、互助、乐都县毗邻。东西宽142.6公里,南北长158.4公里。总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属甘肃省武威市,辖5镇、17乡、221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地华藏寺镇,东南距省会兰州144公里,西北距武威市132公里。

回答(3):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武威市下属的一个自治县。东经102°07′-103°46′,北纬36°31′-37°55′。与之接壤的县市有:南边永登县,东边景泰县,北边武威市凉州区和古浪县,西北边肃南县,西边青海省门源县、互助县、乐都县。面积6865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1万。邮政编码 733200,县政府驻华藏寺镇。

回答(4):

【天祝小三峡】天祝藏族自治县属武威地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天祝地势险峻,多森林和高山草原,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前行进入石门峡,但见绝壁万切,草绿河清,过石门沟,越五台岭便到三峡之首的朱岔峡,山石通体朱红,造型奇特,再前行便遇唐代的天堂寺。南距天堂寺是金沙峡,这里以奇险峻秀著称,先明峡与金沙峡一河之隔,峰峦叠嶂,景色怡人

回答(5):

在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