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点 1)形核的驱动力和阻力相同; 2)临界晶核半径相等; 3)形成临界晶核需要形核功; 4)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是形核的基础; 5)形核需要一个临界过冷度; 6)形核率在达到极大值之前,随过冷度增大而增加。
不同点:
与均匀形核相比,非均匀形核的特点: 1)非均匀形核与固体杂质接触,减少了表面自由能的增加; 2)非均匀形核的晶核体积小,形核功小,形核所需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就小;形核容易,临界过冷度小; 3)非均匀形核时晶核形状和体积由临界晶核半径和接触角共同决定;临界晶核半径相同时,接触角越小,晶核体积越小,形核越容易; 4)非均匀形核的形核率随过冷度增大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