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1)根据F是三个过程都产生的物质所以F是ATP,则D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物是丙酮酸;G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产物水.
(2)能够将光能转变成电能的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氧气产生后到释放到叶肉细胞外需要经过的生物膜类囊体薄膜→叶绿体的内膜→叶绿体外膜→细胞膜,4层膜.
(3)根据提供的信息“还能促进ATP的合成”,说明是ATP合成酶.
Ⅱ、(1)在该实验中改变太阳灯与试管的距离也就意味着改变光合作用强度.
(2)试管中的氧气是氧气的释放量,氧气的释放量=氧气的产生量(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所以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分析BC段,BC段是在同一个二氧化碳的浓度下,不同温度下的曲线,而且在不同温度下,曲线是重合的,说明改变温度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但是改变太阳灯的距离,光合作用强度改变,说明影响BC段的因素是光合作用强度.C点代表氧气的释放量为0,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所以C点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产生[H]的场所为线粒体和叶绿体.
(3)在B点曲线1和曲线2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相等,而曲线1是在20℃的条件下,曲线2是在10℃的条件下,所以曲线1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也就是曲线1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大.
故答案为:Ⅰ(1)丙酮酸 水
(2)特殊的叶绿素a 4
(3)ATP合成酶
Ⅱ(1)光照强度
(2)净 光照强度 线粒体和叶绿体
(3)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