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一家中国台湾公司的组织变革
分析:
公司的背景:一个中型的家族制企业,奉行“以人为本”的经营信念,并将“回馈社会”和“改善生活质量”作为其目标。公司用言传身教,而不用太多的制度。
老板的背景:非常关心员工,常在公司中扮演“父亲”的角色,对员工的期待很高,中国文化对他的管理方式有很深的影响,认为培训无效。
伊娜的背景:在公司里有8年一线的管理经验,具有较高的理论并参与许多全球商务实践,伊娜认为,人力资源应该具有战略性,在重要的公司决策中起关键作用,而不是处理人事事务,观念超前,是一个工作狂。
问题:伊娜该怎么办?
伊娜当然有两种选择:一是留下来,一是走人。经过一年的工作,伊娜完成了大量的工作,但也有许多项目没有获得管理层的批准。人力资源部越来越成为有影响力的部门,但是员工感到力不从心。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伊娜应该权衡她的所谓创新可以走多远,而走多远的标志是这项行动能得到上司多大的支持。
衡量一个行动的成功是多方面的:
1. 改革的结果是不是使公司效率提高。
2. 改革的结果是不是使大部分员工感到满意。
3. 改革的结果是不是会使成本太高。
4. 改革的结果是不是与公司的文化想适应。
5. 改革的结果是不是符合公司的战略目标。
显然,
1. 伊娜的行动的确使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地位得以提升,然而员工从6人增加到11人,而且这些人疲于奔命,人力资源成本显然增加,人员的身心受到了伤害。
2. 公司并不对伊娜的所有行动持支持态度,许多项目没有得到上司的首肯。
3. 伊娜存在危机意识,一心只想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实行目标化管理,但缺少了人性化管理。
想取得成功,上司的支持是决定因素,而上司支持来多方面的;伊娜曾是一线主管,由于上司的赏识,提升为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并且进入公司最高管理层,但随着工作的开展,而原先支持她的上司开始与她有分歧,伊娜的进一步行动能否实现遇到许多争议。
伊娜的下一步动作应该取得上司的支持,否则就不应该继续做下去。
下面还有一些参考资料,您浏览一下:
http://wenku.baidu.com/view/5d7fd0f9aef8941ea76e057c.html
这涉及到企业管理体系的建设,以下描述对你应有帮助.
企业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战略,才有组织结构。有组织结构,才能定职能。有了职能,才能定岗位。定好岗位,才能做岗位描述和评价,设计薪酬才有根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目标管理贯穿着整个体系,它的前提是确定了管理流程,通过目标管理进行考核,然后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惩。
企业发展战略——包括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的制定、经营策略的制订、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制订等。
组织结构设计——确定合理的组织形式,确定公司合理的集权、分权原则、有效的管理体制,按现企业制度设置公司部门机构。
职能设计——对公司的主要部门进行三级职能分解,使职能划分科学合理,明确公司各部门的职责任务。
岗位设置——对公司各部门主要岗位进行合理的定员定编,并进行有效的分工,规范公司所有岗位设置及名称。
岗位描述——编制岗位说明书,对公司主要岗位的指挥关系、职责范围、主要权限、沟通关系、任职条件给予定义说明,定性地表明该岗位所负责任程度。
岗位评估——对各个岗位的各个岗位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评估,用来评定该岗位人员的实际职能。
薪酬福利设计——规划公司的薪酬、福利政策、期权等方面的制度,按现代企业制度规划公司工资及福利方案,使其具有竞争力、公平性,并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针对公司发展需要和不同层次的人员设计利益激励机制。
长期激励机制设计——针对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和不同层次的人员设计长期激励机制,特别是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长期激励机制进行规划与设计,如年薪制、股份期权制等。
股权收益机制设计——为了激励员工,企业除了给予员工工资收入外,还给员工一部分股权收入。我们将协助企业进行员工股权收益机制的设计,如员工持股制度、员工的优先认股权、员工干股、员工以高新技术持股等。
人力资源开发——按现代企业管理原则编制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企业的人员编制计划、人才更换和人才储备计划等。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制度与计划、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的题案与建设制度等。
管理流程设计——按照现代企业规范化的标准,建立公司各系统业务流程,以协调部门间工作衔接,规范公司各类专项业务流程,协调部门内业务活动。制订公司的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表单。
管理标准设计——按照系统的业务管理流程,指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工作内容、要求完成的时限、责任人、要求传递的管理文件和表单。
管理表单设计——根据管理标准的要求,设计相应的管理表单。以便为建立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MIS)奠定基础。
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MIS,即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在管理流程设计、管理标准设计、管理表单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电子计算机软件设计和硬件连接,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全部电子化。
目标管理——制定公司的目标体系和分解方法,设计目标管理应用表单,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绩效考核——设计考核政策、考核程序、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办法,设计考核应用表单,指导考核工作开展。
奖惩兑现——设计奖惩兑现体系,以便结合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奖惩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