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浮力的原因,可用浸没在液体内的正立方体的物体来分析。该物体系全浸之物体,受到四面八方液体的压力,而且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所以这个正立方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因为作用在左右两个侧面上的力由于两侧面相对应,而且面积大小相等,又处于液体中相同的深度,所以两侧面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力彼此平衡。同理,作用在前后两个侧面上的压力也彼此平衡。但是上下两个面因为在液体中的深度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压强也不相等。上面的压强小,下面受到的压强大,下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上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液体对物体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这个力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当一个浮体的顶部界面接触不到液体时,则只有作用在底部界面向上的压力才会产生浮力。至于一个位于容器底面上的物体,并和容器底面密切接触,那它就只能受到向下作用于物体表面的液体压力下,所以这个物体不受浮力作用(这是正确的,浮力存在的条件就是固体下方有液体或气体,这样上下才会有压力差)。换句话说:物体与容器底部密切接触,则物体无法对水产生一个竖直向下的弹力。那么此时不存在浮力(压力差)的反作用力,因此浮力(压力差)就不存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然实际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多,因为只要其间有一层很薄的液膜,就能传递压强,底面就有向上的压力,物体上下表面有了压力差,物体就会受到浮力。单位为牛顿【N】
此时受到浮力就等于木棒下方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依据:P=ρ液gh。则下方受到的压力为:F=PS=ρ液gh*S=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h为浸入液体部分的高度。
这个与“至于一个位于容器底面上的物体,并和容器底面密切接触,那它就只能受到向下作用于物体表面的液体压力下,所以这个物体不受浮力作用。”理论不冲突,甚至没有丝毫关系。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浮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
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
由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