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退了45公里说够了猜成语

2025-05-01 19:31:5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退避三舍。

1、解析:图片中的人自己退了45公里,代表一种主动退让的意思,因此结合下面有的字,解析为退避三舍。

2、释义:是指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近义词: 委曲求全     反义词: 针锋相对、锋芒毕露

3、历史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大王有的是奇珍异宝,美女侍从。如果我真能回国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重耳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回答(2):

退避三舍_金山词霸

【拼 音】:
tuì bì sān shè

【解 释】: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出 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示 例】:
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重耳命令晋军~. &^^&可见二位仁兄的学问;不但本校众人所不能及;即使天下文才;也当~哩!

回答(3):

退避三舍,古时一舍为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也就是45公里。

回答(4):

退避三舍?

回答(5):

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