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朋友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说到根本上。
飞行学员在学习飞行必须使用教练机,教练机包括初级教练机(简称初教机)和高级教练机(简称高教机)。无论是初教还是高教都是前后串联式的双座飞机,其中前座舱为飞行学员座舱,后座舱为飞行教官座舱,教练机的前后分别各有一套飞行操作系统,对飞机的操作控制可由后座教官任意切换,其目的就是保证飞机和人员的安全。在飞行训练中由于飞行学员经常会因为心理和技能方面的原因,很容易操作失误威胁到飞机和人员的安全,而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后座的飞行教官可以及时将飞机的操控权切换到自己座舱的操作系统上,待飞机恢复安全飞行状态后,再根据出现危险的具体原因选择由飞行学员驾驶继续训练,或由自己驾驶返回机场。因此,在飞行学员完成飞行学业,完全掌握飞行技能,达到具备独立飞行能力(专业术语叫放单飞),必须使用教练机,而陪同飞行的飞行教官起的不仅是教会飞行学员飞行技能,更重要的是承担保驾护航,保证安全的责任。
之所以不能直接使用作战飞机训练飞行员,根本上讲还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以战斗机为例,世界上目前装备的战斗机按乘员数量分类,分为单座战斗机和双座战斗机两种,即便是双座战斗机,其乘员舱后座舱的为驾驶员,前座舱为武器系统操作员,两者分工明确,相互不能替代。如果直接使用作战飞机训练飞行学员,由于飞行教官无法随同飞行,进行必要的保护,即使出现一个很小的失误也很容易出现飞行事故,造成机毁人亡,且不说飞机的损失,单说飞行员那得死多少?恐怕一批飞行学员中没有几个能活着完成飞行训练的,因为在飞行训练中,飞行学员各种操作失误太常见了,必须有飞行教官同飞。
此外,飞行学员会开教练机并不就能马上就去开歼击机。飞行学员完成航校的飞行训练,分配到作战飞行部队后也不能马上执行飞行任务。由于飞行学院进行飞行训练用的是专用教练机,与飞行部队装备的飞机并不相同,因此,飞行部队新分配来的航校毕业生必须结合部队装备的飞机进行一定时间的适应性训练,在达到一定飞行小时的积累,并通过飞行考核合格后,才有资格参加战备值班,执行独立飞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