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QC应具备哪些重要q成本意识?

2025-05-24 08:10: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IPQC 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员工工作内容,增强员工作业指引性,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适用范围:
品质部相对应岗位员工及岗位储备人员。

3.职责:
3.1负责对在线制品的检验,记录,异常反馈及纠正。
3.2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制程。
3.3确保制程的稳定性及流畅性,保障在线制品的相应质量水准。
3.4指导、纠正线上员工的作业规范,确保员工严格执行相关程序文件的作业要求。

4程序运作:
工作内容 操作细则 对应程序文件 适用表格
制品抽检 A.依据生产套料单对应的产品的零配件的型号,物料状态进行核对及确认。
B.依据作业指导书确认相应生产步骤.确保产品的一致性。
C.指导员工生产操作并确保员工严格执行相关程序文件的作业要求.
D.对日生产首件进行确认及检验,在合格状态方可批量生产。
E.对线上产生的不合格品及时加以标识,区分放置并通知相关人员返工,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工序。
F.测试仪器的操作、校正及点检记录。 《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规范》
《生产工程图》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生产首件确认表
MRB处理报告
例行检验报表
巡检记录 A. 对线上的异常现象及时加以修正并进行记录,同时反馈相关人员。
B. 对例行检验(100%检验)的项目进行跟进,并及时查验相关记录表格。
C. 对需求生产条件(如环境、温湿度、物料摆放等)对应相应程序文件进行确认。
D. 对日产出不良产品数据进行收集统计,计算不良率及投入产出率。 《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规范》
《ISO体系文件》
《统计技术应用规范》
《记录控制程序》 生产检查报表
巡检报表
QC统计日报表
异常反馈 A. 对线上员工的违规操作及时加以修正及指导,记录在案并知会相关人员。
B. 对重大异常及时纠正并开具预防/纠正措施单,限定改正时间,必要时可要求暂停生产。
C. 对线上因异常或违规操作产生的不合格品及时加以标识,区分放置并通知相关人员返工,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工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规范》
预防/纠正措施单
巡检报表

制程改善 针对线上生产状态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修改作业流程或工艺方法提出有助于提高产量,质量,或降低生产成本的建议或措施。 设计/制程改善通知单
5.作业指引:
责任者 流程图 使用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