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2025-05-19 19:10:5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地壳中存在的所有元素在岩浆岩中几乎都有发现,但最主要的是O、Si、Al、Fe、Mg、Ca、Na、K、Ti、Mn、P、H等12种元素;它们占地壳总质量的99%以上,称为主要造岩元素。因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常用这些元素的氧化物质量分数来表示,因此常用造岩氧化物来表示岩石的成分。据统计,造岩氧化物的含量在不同的岩浆岩中变化很大,如表1-2、表1-3所示。

表1-2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变化

表1-3 中国各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wB/%)

*括号内的数值为统计样品数。 (据黎彤等,1963)

从上述两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岩浆岩以SiO2含量为最多,其次为Al2O3,它们的变化通常反映了岩浆岩的化学性质并影响矿物成分。因此,在研究岩浆岩时,常依据SiO2含量,将岩浆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SiO2含量<45%,为超基性岩,45%~52%,为基性岩,52%~66%,为中性岩,>66%,为酸性岩。

岩浆岩中的主要造岩氧化物含量变化是有规律的,从图1-1和表1-3中可以看出,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随着SiO2增加,FeO、MgO逐渐减少,K2O、Na2O渐显增加,CaO和Al2O3由超基性的纯橄榄岩至基性的辉长岩增加较大,随后向中性的闪长岩、酸性的花岗岩则减少。

岩浆岩中除主要和次要造岩氧化物以外,常有一些含量甚微的元素(总量<1),称为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s),如:Li、Be、Nb、Ta、Sr、U、Th、Zr、Hf、Rb、Cs、Pb、Zn、Sn等。这些元素虽然量微,但在有利条件下可富集成矿,有的可用以研究岩浆岩的成因,所以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浆岩中还常含有微量的稀土元素(REE),即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Y,共16种元素;它们又可分为轻稀土(即铈族元素)及重稀土(即钇族元家)。稀土元素赋存于岩石中而且不易遭受后期变化,所以常用作研究岩浆的起源、演化和岩浆岩成因。常应用的稀土元素特征值包括稀土元素总量(∑REE)、轻稀土(LREE)和重稀土(HREE)及其比值、铕异常值(Eu/Eu*)、球粒陨石标准化值(岩石/球粒陨石)(图1-2)以及其他一些比值,不同成因的岩石,这些值和比值有很大的差异。

对岩浆岩中同位素组成的研究也已引起广泛重视,同位素丰度值及其变化规律可以有效解决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判断岩浆的起源、演化和岩浆岩的成因等问题。应用研究较多的有18O/16O、87Sr/86Sr、34S/32S、206Pb/204Pb、207Pb/204Pb等。

图1-1 侵入岩SiO2与其他氧化物之间的关系

图1-2 不同岩浆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据C.J.Allegre等,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