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2025-05-24 07:27: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表现为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只硬不肿者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单纯由于受寒所致者,称之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及代谢功能尚不完善,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嫩薄,皮下血管丰富,致使身体的热量容易散失,尤其刚生下时,身体表面潮湿,周围环境温度远远低于母亲体内温度,更容易使热量丧失。此外,因新生儿具有特殊产热功能的棕色脂肪,在早产儿含量少,如再伴有其他疾病或饥饿等,将更能抑制产生热量,如此造成新生儿体温很低。因新生儿脂肪成分在体温下降时易凝固,因此发生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寒冷季节,但由于早产、感染等因素引起者亦可见于夏季。绝大多数于生后不久或生后7~10天内发生。其症状为体温低至31℃~35℃,甚至26℃左右,哭声低下或不哭,不能吸吮,少动作。皮肤暗红色或伴黄疸,严重者苍白或青紫。四肢或全身冰冷,脉弱。皮肤和皮下组织变硬,严重者似按硬橡皮样,可伴有水肿。常先发生在小腿、大腿外侧,以后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也受累,甚至波及全身,因胸腹硬肿而发生呼吸困难。心率常先快,以后变慢。尿少甚至尿闭。可伴酸中毒。终末时,肺部出现细湿罗音,以后口鼻流鲜血样液体,发生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