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职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低到了什么程度

2025-05-18 07:47: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高职院校大学生不文明行为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
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高
职院校应以培养通专结合的学生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
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文明行为是大学生品德修养和人
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的基本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文明意识
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校园
内存在着种种与大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正视学生的不文明行
为,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剖析学生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探讨加强高职院
校基础文明教育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
1.高职院校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现象
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当前,高职院校常可以看到这样
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留长指甲,染彩色指甲,男生长头发;没有正确的走姿
、坐姿和站相,穿拖鞋、背心进出教室等公共场所;满嘴脏话、粗话、庸俗话;
买饭不排队;考试作弊;男女交往不得体,在校园里挽肩搂腰;上网不文明,在
BBS上说脏话,乱发电子邮件;在校园内抽烟;破坏宿舍公物……
2.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造成高职院校大学生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的原因:
2.1客观原因
2.1.1学生生源素质偏低,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有30~35%的学生是从中职学校考进来的,有30%的学生来自贫困地区,有
5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
素质教育,导致道德普遍滑坡现象。中职学校考进来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
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比较差;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影响很大,贫困
地区的学生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文明程度不高,
就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因
此导致学生文明意识的下降。
2.1.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受到经济体制改革中遗留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
网络资源的开通使学生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会给高职
院校带来影响,特别是一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非文明现象严重腐蚀学生的灵
魂,造成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
2.1.3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高职院校内有相当一部分教职工认为基础文明教育是中小学的事,高等教育是“
专才教育”,存在重授技轻育才的观念,在这种错误观念影响下,部分老师不注
重仪表的端庄和语言的文明,不能以身示范;有的教师对学生中的不文明现象听
之任之,不教育不引导;在服务育人方面,有的职工文明素质较差,没把自己当
成是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中不仅不能起表率作用,这些都对学生的文明修养有着
消极的影响。
2.1.4文明意识教育和文明行为培养的措施不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采用老一套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加
上教育方式单一呆板,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空洞教学,没有真正去解决学
生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把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过分
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没有很好地进行教育引导和教育管理,
没有把教育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认为讲文明都只是讲讲
而已。
2.2主观原因
2.2.1学生对提高文明素质的认识不够
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其它都是次要的,错误地认为文明礼仪都是些小事
、琐事,无碍大局,不足“成大事者”挂齿。其实这些“小事”确实反映了一个
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再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一些用
人单位对那些举止不文明、行为出格的学生即使专业水平很好也不用,所以现在
培养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是通专结合的,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又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才受到人才市场的欢
迎。
2.2.2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观念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
从现实情况看,大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同其基础文明修养的程度不成正比,主要体
现在学生的认知与行为之间、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反差。例如:因为“天气热”、
“下雨”而穿着背心、拖鞋进出公共场所;因为“不这样就会迟到”而坐在教室
后排面对着讲台上的老师吃早餐;因为“这是咱俩的事”而在公众场合拥抱亲吻
;因为“这样快一点”而在饭堂打饭时随意插队……这些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并不
是因为学生分辨不出行为的好坏美丑,而是因为他们自认为“道理充分”,导致
有禁不止,有令不行,依然故我。
2.2.3学生对文明与否的判别标尺失准
部分学生盲目地追求“自我”,错误地把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当成了“有个性”、
“有性格”、“潇洒”,如有的学生认为散散漫漫、不修边幅、浓装艳抹、奇装
异服等是追求个性发展,是一种新潮,甚至认为是“有品位”;有的学生认为几
个要好的聚在一起时,脏话连篇,才显得“哥儿们”,才有兄弟情,才够人情味
。殊不知这些都不是高尚文明的行为习惯。
2.3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行为教育的对策
文明行为的表现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它能反映出学生的思想
面貌、品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导致其产生不文明的行为,久之
将成为一种习惯,影响一生。高职院校大学生本身文化层次高,求知欲强,思想
活跃,易接受新事物,可塑性强。针对他们的这些特征,我们应立足学生文明行
为教育的“先天不足”的现状,对学生采取一定的教育对策。
2.3.1加大高雅文化进校园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环境的熏
陶作用
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精神
活动起着规范、引导、示范、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
用。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个文化文化景点都对学生的教育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校园的文化景点的建设,并对文化景点的内涵进行宣传,让学
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同时,要加大高雅文化进校园的
力度,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大力开展以诚信教育、情感教育、感恩教育、民族文
化为主要内容,以报告会、学术讲座、大讲堂、演讲比赛、辩论赛、文艺汇演、
高雅音乐欣赏等为主要形式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追踪和引导校园热点,营造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促使学生思想品德、价值观念
、行为规范、意志与情感等方面受到感染。
2.3.2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
以学校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阅报栏、报刊、学生文学社刊等舆论阵地为依
托,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及时准确地向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等
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
观,勤奋学习,文明修身,并通过总结校园内的典型事例和各种争创活动,如在
学生当中开展每月之星的评选、优秀学风班的评选、优秀学生的评选、优秀学风
班宣讲会等活动,宣传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使更多的学生崇尚文明、追求进步
、争当先进。
2.3.3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的课程,也是思想政
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应发挥的作用。首先,转变观念,改变以往传统
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改变学生“背多分”的思想。把理论教学与是实践教学相结
合,把大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和
学生双方的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
生思想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把学生的思想与社会的实际、与学生在日常生活、
学习、行为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起来,鼓励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
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再次,开设基础文明课程,如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
题结合学生的实际,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教育、革命传统
教育、党课学习、就业指导教学、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文明礼仪等课
程。
2.3.4加强教育管理,狠抓落实,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1)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校纪校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
是前提,管理是关键,只有把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教育卓有成效。
高职院校必须根据《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制定
和完善本校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学生军训、学风建设活
动月等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懂得在高校遵守校纪校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懂得作为一名大学生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让他们行动有规矩、
办事有准则,做到知之而行之,并将学生掌握和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纳入学生素
质拓展考核的内容。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
文明行为和习惯,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如院系两级成立文明督导检查小
组,深入学生生活区、课室进行检查,把学生的文明行为纳入学生考核和各系、
各班工作评比的考核体系中,促使大家都重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
(2)发挥学生“三自”作用,突出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文明行为教育在充分发
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以学生文明
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如礼貌习惯、守纪习惯、卫生习惯等。要重视学生
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学
生会、宿舍管理委员会、膳食管理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学生文明督导检查小组
、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学生党支部、班委等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他们开展各种
各样的文明评比活动、监督检查活动、勤工助学活动、便民活动、学生创业活动
、学生文明工程教育等,在学生群体中倡导自律自爱的同时,能使学生自觉养成
文明的行为习惯,并最终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2.3.5以教职工的表率作用影响学生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全面的人才,而在培养人的过
程中往往培养者对被培养者的影响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教职工的表率
作用。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甚至衣着、交往、言行举止等都对学生产生
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每位教职员工,包括专任教师、行政人员、管理人员、
服务人员,甚至是学校饭堂的员工都应该自觉担任起育人的责任。并把这些责任
体现到自己的行动中,真正以优良的工作态度、优质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优
雅的个人行为、言行举止来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把对学生的教育作为每个教
职员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