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癌症细胞可以达到不死吗

2025-05-06 13:43: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不可以。
所有的正常细胞都要经过一定期限就面临死亡。就像人上了年纪就衰老,死亡一样。如果使细胞活得过长时间,就有变为癌细胞的可能性。所以,细胞被规定了可以最健康地生活的寿命。
那么,细胞的寿命是怎样被调节的呢?首先,让我们到细胞里去瞧一瞧,在一个细胞当中有染色体,在这染色体的两端有像鞋带儿一样解不开的绳结。这绳结是一节一节的,被称为端粒(telomere)。过去,即使用了显微镜,也没能看出其秘决,但现代科学使人明白那就是寿命的时钟。因为通过科学发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绳结一点一点地脱落。调整这绳结的物质就是P53遗传基因。
这P53遗传基因不仅可以使细胞周期性地休息,还起着使细胞再生的角色,但是一个细胞的变质如果太大而处在不可恢复的状态,P53遗传基因下了这一判断之后,就会使自杀遗传基因活性化,使一个细胞在变为癌细胞之前死亡。然而在癌细胞中,P53遗传基因变质,或者没有P53遗传基因。这样,因自杀遗传基因不能活动,变质的细胞不死而变为癌细胞,并且自杀遗传基因不能活动的癌细胞就不像正常细胞那样有寿命。
实际上癌细胞的端粒不是缩短,而相反地总是延长。研究结果发现癌细胞造出“端粒酶”物质来继续生产端粒。着眼于癌细胞不死而延长自身生命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延长人的寿命,因为他们推断用药或注射来造出端粒就可以延长生命。
一位美国的科学家做了成功的实验,发现注射端粒酶的老鼠确实延长了寿命的事实。于是,各国开始试图用P53遗传基因造出抗癌剂。苏联的科学家给兔子注射了致癌物质,使兔子患上癌症之后,注射了P53遗传基因,从而成功地把癌细胞恢复为正常细胞。
这些实验的成功,使科学家们终于相信可以征服癌,也可以延长人的寿命。可是在动物实验里所获得的成功在人体上没有发挥任何效力。给癌患者注射了P53遗传基因,癌细胞却不变为正常细胞,而注射的P53遗传基因也无影无踪。
由此我们能发现一件重要的事实。
那就是动物并非自身得了癌症,而是因人为因素而得了癌,即并非是动物自己删除了P53遗传基因,所以刚进来的遗传基因是动物们强烈需求的物质。然而人是自己删除P53遗传基因,并抚养癌细胞的主谋者。细胞无法继续正常活下去,自己删除了P53遗传基因,变成了癌细胞,就不可能接收从外部进来的P53遗传基因。一个人产生癌细胞是不爱自己的表现,给自己的细胞很大的压力。
那么,端粒酶发挥效力了没有呢?在延长寿命的角度上有了一次成功,然而注入这一物质的老鼠最后得了癌症,人为地延长了正常细胞的寿命就使正常细胞变成了癌细胞。一言以蔽之就是可以长寿,也是靠癌症来长寿。
端粒绝对不会用端粒酶延伸。方法只有一个,那是在日常生活里使细胞感受端粒延长的必要性。如果细胞自行推断需要端粒,就不会轻易地缩短,而且也会再生。健康地活着的50岁的端粒,比起不健康地活着的20岁的端粒更长。这一事实就是一个证明。
细胞的端粒按着人的不同生活姿态,可以伸长,可以缩短,可以再生,也可以以死亡来结束;这全在于一个人的思想,细胞对你额头的指令反应敏捷,当你生活有希望很快乐的时候,细胞就知道需要长一点的生命。
只有喜乐的心态,符合自然律的生活习惯,才可以使人长寿。
愿你健康长寿。

回答(2):

你好。癌细胞之所以是癌细胞, 被称作“绝症”,是因为癌细胞生长是杂乱、无序。

癌细胞生长杂乱、无序,无节制的生长,到处蔓延,不受人类想要的方向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