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的省称,古代著名药书。因所记各药以草类为多,故称《本草》。 《本草》之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而《汉书·艺文志》未见著录。 至 南朝 梁 阮孝绪 《七录》始著录《神农本草经》,共收药三百六十五种; 陶弘景 又增三百六十五种,为《名医别录》。 唐 显庆中苏恭、长孙无忌 等修定《本草》,又增药一百十四种,为《唐本草》。 宋 嘉祐中掌禹锡 等复增药八十二种,为《嘉祐补注本草》; 政和 中 曹孝忠 等修定为《政和重修经史证类本草》。 至明,李时珍荟萃众说,考订谬误,删繁补阙,著《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方一万一千馀首,为《本草》总结性的巨著。 《神农本草经》原书已佚,有清孙星衍辑本。 1.具有木质部不甚发达的草质或肉质的茎,而其地上部分大都于当年枯萎的植物体。但也有地下茎发达而为二年生或多年生的和常绿叶的种类。为木本的对应词。 2.文稿的底本。 草本的分类: 1. 一年生草本:在一年内开花,结果后即干枯死亡的草本。如旱莲草,马齿笕等。 2. 二年生草本:第一年生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第二年开花,结果后即干枯死亡的草本。如青蒿,薄荷等。 3. 多年生草本:能活两年以上的草本植物。如白茅根,崩大碗等。有的多年生草本其地上部分随气候条件改变,可以枯萎或死亡,但其地下部分仍可以存活多年,当生长条件适合,则能再由根部抽出茎叶来。如仙鹤草等。
草本是植物的属性,譬如说“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分别;“本草”中的“本”,指的是“按照——的原理”“从什么什么的本来面目出发”,就是研究和考证的意思。《本草纲目》的意思就是,从植物的种类和分别,来判断它们的医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