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其特征有三:
1、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人以上
2、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有犯意的联络)
法律上没有共同过失犯罪,《刑法》第25条第2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该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犯罪主观上是有共同的故意的,而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即主观上是过失的,两者的罪过形式不同。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两人以上共同危险行为:
给你举个例子,按照现行刑法和司法解释规定,交通事故造成3人以上死亡,负同等以上责任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张三、李四各驾驶一辆机动车行驶,发生碰撞,造成5人死亡,经公安机关认定,张三、李四分别负事故的同等责任。
这种情况,就符合你要求的例子标准。
例如:甲乙二人在山顶共同将巨石推落,因疏忽大意而将行人丙砸死。
事实上,仔细探究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便可发现存有三种形态:
一是共同的疏忽大意,即各行为人都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二是共同的过于自信的过失,即各行为人都是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刑法上共同犯罪的概念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刑法是一般处罚故意犯罪,是以处罚过失为例外的。共同犯罪制度的建立意义在于划分共同犯罪人的罪责,两人不存在共同的犯意自然也不存在共同犯罪~
仅供参考~
甲开车,运柴油,过失将柴油洒于某木屋旁,不知,离开。
乙路过,不经意丢了一烟蒂,点燃柴油。
失火罪,共同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