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中国长期采用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种汉族传统历法,也称阴历。
青历:历法中无此称呼,纯属人为杜撰。
老历:老历、旧历、阴历也是指农历。但老历、旧历只是相对新历(即公历)而言,并非正当称谓。
延读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又称太阳历,新历,公历和西历等。
《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农历的月份别称:(如下)
正月:端月、元春、隅月、始春
二月:杏月、花月、如月、早春
三月:桃月、桐月、炳月、三春、阳春、暮春
四月:阴月、梅月、余月、清和月
五月:榴月、毒月、蒲月
六月:荷月、荔月、目月、伏月
七月:兰月、巧月、瓜月、相月、霜月、桐月
八月:桂月、壮月、中秋月
九月:菊月、玄月
十月:良月、阳月、小阳春
十一月:冬月、葭月、辜月
十二月:腊月、涂月、嘉平月
不同说法,但都是指中国以月亮活动为周期的旧历。现在纪年多用的是新历,也叫西历或者公历,是指以太阳活动为周期的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