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个人要什么样才不会沦为替补

作文:一个人要什么样才不会沦为替补800字以上
2025-05-15 18:37:4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去台湾的时候是和汪老师一起。第一站是高雄,住在台湾第二高的85大楼的28层,看着窗外漫延到远处的星星点点的灯火,汪老师说:“到了台北,咱一定要去诚品书店哈。”
“诚品书店”是我知道的第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所有喜欢读书、有文艺情结的人都会喜欢这样的一种存在吧?即便没去过,也能想象得出书店的样子:夜色已深,人潮退去,城市静谧下来,所有的街灯都熄灭了,偶尔有一只流浪猫穿过无人的街道,像一个孤魂……只有那家依然亮着灯的书店,如一座灯塔,又像是一个地标,守望着城市的夜,抚慰着孤独的阅读者的灵魂。一排排的书静静地竖立在书架上,像是在等待有缘人的悦纳;一曲舒缓的班得瑞似有若无,一阵咖啡的香气袭来……夜深人静之后,店里读者渐次稀少,每个人都捧了一本书,用自己的最舒服的姿势在阅读,静默无声……
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天堂应该也是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的模样吧?
遗憾的是我们是跟团环岛游,到了台北,并没有多余的时间让我们能单独行动去诚品书店。其实也是有的,台北一夜我们住在圆山大饭店,两个女人没敢晚上单独行动,虽然在台湾不会有任何语言文字的障碍,治安也很好,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了酒店里,体验“24小时不打烊书店”的计划也就泡了汤。
后来,国内有了第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后来,诚品书店开到了苏州和上海。曾在网上看过一篇报道,有个衣着邋遢的流浪汉在深夜走进书店,工作人员并没有赶他出去,流浪汉犹豫着去拿架上的书时,下意识地把手伸到背后衣服干净的地方擦了擦……文章说“整个夜晚,他们受到了平等而良好的接待。”
我生活在一个三线小城市,在网上看到这些消息、读到这样的文章时,有一丝喜悦,一分感动,也有一点遗憾。喜悦是因为代表着华人读书品味的诚品书店离我们近了,去苏州或上海总是方便许多,说走就走;感动是因为读书这件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书店经营者宽容的姿态,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遗憾的是,我生活的城市没有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在这里,“24小时不打烊”的经营场所,好像只有KFC和麦当劳。
“世界读书日”前几天,我收到朋友发来的一条推送:老瓦书店24小时不打烊。朋友邀请我去参加一个讲座。
晚上8点多赶到,书店里已经散坐着仨仨俩俩参加活动的人。他们大都很年轻。老瓦书店只有一百多平方的面积吧,店面虽小,书品却全,是理想的书店的格局。温馨的灯光下,我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平静和从容,那是读书人才会有的神态样貌吧。
那天晚上,我在书店呆到深夜仍不舍得离去。离开书店时,一再回眸,心想:若我年轻时有这样的书店,或者会选在这样的地方约会吧?一本书,一杯咖啡,偶尔交换一个眼神,什么也不说,就很美好。
我在这个城市已经生活了30多年,眼前有很多的苟且,内心深处大概一直向往着更远的远方,比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处,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所,似乎并未真正爱过这里。一间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一张容得下安静的书桌的书店,为一座城市点燃深夜的灯的书店,一个“想呆多久,就呆多久”的书店,如同天堂。
让我爱上了这个城市。

回答(2):

今天考试成绩揭晓了,我居然只考了75分。我的天哪,今天回家,如果妈妈心情好,我顶多被骂一顿,否则,可要吃“竹板烧肉了”。
一路走回家,我抬眼望去,感觉天灰沉沉的,似乎没有以前那么蓝,小草也没有往日那么绿;路边的小花也不那么美了。天空中还下着蒙蒙细雨,仿佛是上天在故意惩罚我。
回到家,我一脸忧郁,妈妈好像知道了什么似的,问我考得如何。我吞吞吐吐地说:“这次考差了,只考了75分。” 妈妈一听就火了:“你是怎么回事?怎么考得那么差?”我被骂得灰头土脸,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可这有什么办法呢?谁叫我考差了。

回答(3):

努力+能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