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金及附加怎么计算

2025-05-13 20:31:1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这些税金及附加,一般根据当月销售额或税额,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于下月初缴纳。其计算公式为:

1、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2、城建税额=(当期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的应交额)*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

3、教育费附加=(当期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的应交额)*教育费附加税率;

4、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2%。

现行制度规定,市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的提取比例为3%。

扩展资料

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发布之前,“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的内容主要是: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等。

将“营业税金及附加”调整为“税金及附加”,同时核算范围也扩大到了原“管理费用”项下核算下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

经调整后,该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

调整后这些税费不应该通过这个科目进行核算:

1、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必然不会在“税金及附加”核算。增值税只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只需要通过资产负债科目核算。如果进项税不能抵扣应该计入资产成本或费用,也不会计入“税金及附加”。

2、企业所得税是针对经营后所得征收的,而“税金及附加”核算的是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税费,“税金及附加”影响的是“营业利润”之前的损益,所以企业所得税也不在“税金及附加”核算,在“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核算。

3、另外,还有一些税费需计入资产成本,比如:车辆购置税、契税、烟叶税、关税、耕地占用税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业税及附加

回答(2):

营业税金及附加反映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包括:
  营业税:按收入的5%(按行业分类有20%、10%、3%等)
  城建税:按营业税(或增值税)的7%
  教育费附加:按营业税(或增值税)的4%科目核算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附加等。

回答(3):

一般而言,是将本月的销售商品或者劳务而产生的销项税额总额,减去购进商品或者劳务的进项税额总额,就是你应该缴纳的增值税纳税额。

回答(4):

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应经营业务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资源税等。根据当期发生的借方发生额填写。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