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文中提到,曹刿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之后 遂逐齐师 ,并且 既克,打赢了。
所以,曹刿是追击了的。
因为曹刿怕对方有埋伏啊。文中不是提到: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之后又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说明最后曹刿还是追敌了啊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翻译:齐国是个大国,是难以估计的,恐怕有埋伏,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不追的原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追的原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