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摆空城计?又为什么会成功?

要简单明了,急用啊!主要原因就是为什么会成功?
2025-05-21 18:11: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军队人数无法与司马懿的军队相抗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为了缓解城中危机,诸葛亮不得已冒险摆了空城计。

二、成功的原因:诸葛亮的巧妙安排和司马懿生性多疑的心理。

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逼近西城,诸葛亮兵者鬼道般地弄险,抓住司马懿老谋深算的心理,果断地采取了非常罕见的“虚而示而之虚”的策略,把仅有的2500多名士兵隐藏起来,增加了司马懿的疑虑。他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所以利用了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这种认识,采用了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这是一场精彩的心理战,也是诸葛亮大智慧大谋略的体现。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里用到孔明身上,是恰到好处,勇敢机智的诸葛亮缘于对对手的深入了解和准确分析,在加上“不得已而用之”反而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空城计典故
《三国演义》中写到,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4] ,和诸葛亮对战的是张郃,孔明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6] 。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