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哪一本著作

2025-01-12 14:58:2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你好,基本解释:优:有余力。做官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学问。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还有余力,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还有余力,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不管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只要有机会学习,那就不要放过机会。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
其中的“仕”,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训仕为入官,此今义也。”他引《毛诗传》为据,认为:“仕,事也。”这说明,在孔子的时代“仕”只能作“做事”或“实践”讲解。 南宋教育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写道:“优,有余力也。士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当时子夏说的“学”与“仕”的关系,是学习与实践的关系(而不是学习与做官的关系):工作之余继续学习可以增长才干(资其仕),学习之余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检验学到的东西(验其学)。

回答(2):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