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体内产生的抗螺旋体抗体将持续存在,甚至终生,即使经过足够的抗梅治疗,其血清反应(即TPPA)仍可持续阳性。因此,TPPA不能用于观察疗效、复发和再感染。临床上的复查是以RPR为准的。当然,诊断宝宝有没有感染梅毒,不能单单以RPR为唯一标准。还要结合临床症状。早期先天性梅毒多在出生后3周才出现临床症状,表现有:1、梅毒性鼻炎: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患儿因流涕、鼻塞可致呼吸和吮乳困难。鼻涕呈脓性,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2、肝脾、淋巴结肿大。3、皮肤粘膜损害:往往发生于出生后5周,皮疹形态多样。可有水疱;扁平湿疣;口角、鼻孔和肛门周围发生具有特征性的放射状裂痕。4、骨损害:多见于四肢长骨,可有骨髓炎和骨软骨炎。如有上述临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有抽搐、呕吐、偏瘫等症状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梅毒传播途径为:1、性接触传播 为主要的传染途径,病期在一年内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传染性最强,以后随时间的推移,传染性逐渐降低,至感染后4至5年,一般认为能过性接触已无传染性。2、胎传 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3、其他途径 非性接触的皮肤粘膜直接接触,如接吻、哺乳等,但这种方式传播非常少见。 所以可以母乳喂养。同时密切观察宝宝情况,如担心可每月复查一次,复查半年;然后改为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复查一年;然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复查二年(复查R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