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循环路线主要分成两大块,一大块是在发动机缸体内部,另一大块是在水箱内部
缸体内部在铸造时有很多空腔,尤其是围绕气缸的部分,因为发动机工作起来以后温度会很高,而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从这些空腔里流过就可以吸收很大一部分发动机的热量,这样发动机变凉,而冷却液会变热,从发动机流出来以后就进了水箱,在这里因为散热面积大,周围温度较低,还有风扇扇着,冷却液的温度就变低了,而后已经凉了的冷却液再次进入发动机,如此循环进行
节温器的作用在于控制冷却液的大小循环。大循环就是指上边那条路线,小循环是另外一条路线,从水箱出来后不进发动机,而是直接回水箱,这主要用于发动机刚打着时,因为这个时候发动机刚刚起动,温度还没上来,如果在流入冷却液温度就更不容易上来了,达不到正常的工作温度对发动机也是不好的,所以这个时候节温器就控制冷却液走小循环的路线,不进入发动机,直到发动机温度升高以后,节温器再打开阀门,让冷却液走大循环,开始冷却发动机。当然这样的大小循环的切换往往不是一次就够了,而要反复进行好几次,才能使发动机和冷却液的温度都趋于正常,正常之后冷却液就始终走大循环了
冷却系统的基本构造:水箱——副水箱——散热器——散热风扇——上下水管——节温器——水泵——发动机水道。
以上是整个冷却系统的流动和循环情况。
节温器的作用:
1、在汽车冷车时不打开,切断了发动机内的水不流进水箱中,为发动机尽快热起来创造条件;
2、不只是节省了发动机热车的时间,也节省了汽油的消耗;
节温器的工作情况:
1、当水温达到70-80摄氏度时,节温器半开,此时发动机水道内的冷却液经常节温器半开的空间流向水箱端,从而实现半循环;
2、当水温达到80-92摄氏度时(个别车型不同,仅针对市场上较多车型),节温器全开,此时发动机水道内的冷却液经常节温器全开的空间流向水箱端并往复循环,从而实现真正的循环工作。通过冷却液的流动、风扇等方式带走发动机的热量,给予发动机最佳的工作温度。
整个系统并不复杂,你对看两次应该能理解。节温器的作用你可自己做试验,烧一些开水(分别在80度和100度时,将一新节温器放进去,就能直观的观察到节温器的工作情况了),希望以上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汽车的冷却水有两个循环路线:
小循环:冷却水从发动机流出后,经管路到水泵又直接流回发动机水套中(也就是不流经散热器)
大循环:冷却水从发动机流出,在节温器的作用下,流进散热器,散热后在水泵的作用下,进入发动机水套
其中节温器起到关键的作用,水温低时,节温器关闭,冷却水进行小循环,使水温迅速上升,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当水温高时,进行大循环,使水温保持正常工作温度
节温器就相当与一个开关,
发动机缸筒的外围是空心的,缸盖的燃烧室外侧也是空心的,它们互相连通,叫做水道。发动机上都有水泵,是靠发动机驱动(一般与风扇同轴)。
水泵将冷却水从缸体打入,经缸盖流出,经过软管进入水箱(散热器)上部,水箱一般在汽车前部迎风的,降温后的水从水箱下部经过软管再进入水泵,不断循环。
节温器好比一个三通阀,控制出水与进水之间的一条“短路”管道。冷车发动时,节温器关闭,使缸盖出来的水直接返回到缸体,不进入水箱。达到发动机快速升温的目的。随着水温逐渐升高,节温器也渐渐开启,控制冷却水部分或全部通过水箱。
节温器就是阻隔发动机和水箱的开关,如果发动机里的水到了一定的温度,那么节温器就会打开,把水箱里冷的水流通过来,在把热水排到散热器里散热,依次循环,如果节温器坏了,那么就等于水的循环开关,容易造成水箱开锅,个人意见,仅供楼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