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神奇的丝瓜有感100字。

2025-05-23 09:06: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意的人 ——读《季羡林随想录》有感
读完那篇《神奇的丝瓜》时,我感慨文章竟能写得如此美妙,普通平凡的丝瓜居然在作者的笔下变得如此神奇聪慧.作者娓娓道来,声情并茂,在我们眼前展现出如此美妙的画面.于是,我开始对身边的所有植物予以我的关切:爬行在我窗前栅栏上的牵牛花、五角星花不多是有思想有头脑的吗?它们自己会寻找前行的路线,走自己最便捷最容易获得阳光水分的路线,而绝不愿意任我摆布;往往经历一个夜晚,它们就顺利地步入自己设定好的路,我只有任其自由发展了.我猜测,作者一定是个富有爱心,聪慧绝顶的人.不错,作者就是季羡林,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闪现在我的眼前.说陌生,之前没有读过他的任何作品;说熟悉,因为他是北京大学教授,他博古通今,堪称“学界泰斗”.由于这篇文章,我喜欢上季老先生的作品.季老著作等身,我也无法企及所有.我选择散文(随想录)来读.寒假,仔细阅读《季羡林随想录(九)夜来香花开的时候》.第一篇《黄昏》就吸引了我.作者面对黄昏,思绪万千,行文灵空,词语鲜活,情感充沛,读着读着,你不得不佩服作者那轻灵的思绪,那丰富的想象,那带点伤感的情绪,那遣词造句的随性与精致;看似不经意的娓娓而来,其实是率性的张扬;我好羡慕这样灵性的抒写.文章的用词确切,精致.如“这黄昏,像一个春宵的轻梦,不知在什么时候漫了来,在心上一掠,又不知在什么时候走了.”(一个比喻“春宵的轻梦”,两个动词“漫”“掠”,写尽了黄昏朦胧、伤感、易逝的特点.)再如“半弯惨淡的凉月印在天上,虽然有点凄凉……”(一个“印”字,让人感觉到月儿的呆滞,感觉到作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