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请进!!看看我还有救没!!!!

2025-05-12 19:05:15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这肯定是有救的。
你现在是一个消极负面的情绪循环,所以你感觉生活都是灰暗的;
只要让你的关注面转变到积极正面的情绪上,你就会感觉越来越光亮,感觉自己的身心状态越来越好;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你可以好的,但是需要你去面对,很多人都是说的很好,到处求救,可是直到方法后却不屑一顾,继续求救;其实他不是想求救,而是想用求救的方法安慰自己、原谅自己、说服自己继续堕落。

回答(2):

哪来那么多精神病,不要再自己吓自己了。

不过,由于这些年来你始终有太强的欲望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这些欲望现已全部转化为焦虑,这就是现在你老是感觉很烦的心理根源所在,建议你每天早上出去跑跑步,到空旷的地方喊一喊,晚上再做做俯卧撑,由此减轻自己的焦虑,让焦虑的能量有一个宣泄的出路,经过这样慢慢调养,你的心态一定会变得非常平和。

至于你提到的上学问题,你当然能够上学,关键是你要调整一下你的心态:

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源皆在于人的对自我的过分的关注。因而,摆脱这种烦恼的唯一有效途径即在于忘我。

当你集中注意于自我以外,以一种忘我的精神勤奋学习,将个人生活汇合于人类全体的生活之中,为理想、为信仰、为事业、为正义而献身,为人类的不断进步作贡献,你便能超越个人的存在而达到普遍的存在,超越有限而达到无限,超越为自我奋斗而达到为人类全体自由而奋斗,从而活得无所忧愁,活得满意,活得无拘无束,活得自然,活得有希望,获得稳定而又和谐的快乐。

忘我,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

回答(3):

您好

您的问题并不是精神疾病,如果您认为您的大脑不受控制就是精神疾病,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精神疾病的诊断比较严格,需要有妄想,幻觉,思维逻辑障碍,无自知力等

像您这样的问题,建议您进行一下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来调整,只要您配合心理咨询师,是可以调整的

回答(4):

^一个心理学家说过:有些人像蔬菜一样只不过有生命,但他的心理却不是实际地活着。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脚本,他的生活形态起初都是由自己设定的脚本决定的。一个人的一生,就像生命的戏剧一样,在他出生时就开演了。当他长大成人,就会以生活范围中的社会背景为基准,演出属于自己的生活脚本。莎士比亚说过:整个世界就是个舞台,每个个体、家庭、国家都照着脚本演戏。拜恩也说:“几乎所有人类的活动自童年期开始就被脚本限定。因此自主的感觉几乎是种幻想———这种幻想是人类赛程中最大的悲哀,因为自主虽可使人自觉、诚实、有创造力和表现亲密的能力,但却仅限于几个幸运者拥有。其他的人则把别人视为操纵的目标。他们利用各种方式操纵别人———煽动、劝告、诱惑、贿赂或强迫别人扮演某种角色,强化自己的心理地位,完成自己的脚本。”
^每个人的生活是一出独特的戏剧———包括家庭和文化脚本的成分。脚本间的相互作用将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剧情,并构成人类历史的宏大戏剧。
^小越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做事总是畏畏缩缩,说话总是躲躲闪闪,还特别害怕被别人取笑。因此,她从小就封闭自己,不与人交往。她的父母亲也都是很老实、很软弱的人,都不善交际。小越认为她这种心理与父母有着血缘关系,她总觉得别人不对劲,不可理喻。其实她不知道不对劲和不可理喻的正是自己。
^这是心理学所说的一种失去人格尊严的劣等感。劣等感不是来自“骨头”,而是来自层次低下的“家庭脚本”。心理学家们发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心理脚本”,其家庭成员如同演员都是按照某种既定心理模式生活而不自知、不自觉。孩子从家庭里首先得到一种自我身份认定,一个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必定出自一个代代落魄的家庭。
^心理脚本和戏剧脚本有极显著的相似处。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如果我们只给别人看到其中的一面,那么别人就会认为这面就是硬币,时间长了,我们也会认为硬币就是这一面。如果我们将另一面翻过来,别人首先可能惊奇、抗拒,然后才接受,并最终认同。每个人的人生就如同硬币,哪一面都是我们活出来的,哪一面都代表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要有勇气改写自己的心理脚本,让自己的人生朝着积极、热闹的剧情推进!

回答(5):

你不是精神病,精神病可以写出这样的东西吗?有救啊!当然能上学。你的第一步就是要走出去。

回答(6):

我也是超级自卑,老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我好烦啊,但是好像做什么事时总有个人说我笨手笨脚,什么也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