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在报告中表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这可能也是我们最关心的话题了。
事实上,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呼声由来已久,尽管个税起征点在2008年由1600元调整到2000元,又在三年后提高到3500元,但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这个调整步伐并不能算快。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明确提出,建议个税起征点调整到1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来说,孩子的教育费用再加上房贷,要想过好一点的生活都会有问题。”
网易董事局主席丁磊则建议,推动个税征收模式由分类计征逐步转向综合计征,比如,对于纳税人各类收入在汇总后进行综合计税,并允许纳税人就抚养、赡养、医疗、教育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进行专项扣除。
个税改革难在哪里?
其实,提高个税起征点已经是老调重弹了,就在去年“两会”期间,董明珠“董小姐”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只不过当时“喊”的是5000元,今年直接翻倍了。
那么与民生如此高度相关的一件大事,为何直到今年才被总理列为政府重点工作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个税起征点调整得太高,虽然能帮发达地区的工薪族减少一些支出,但一些欠发达省份根本就收不上税了。
可能有人会说,反正这些地区本来也收不了多少税,不是正好帮老百姓们减负吗?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样的话,等于是鼓励企业去欠发达的地区注册,鼓励人才去欠发达的地区工作,大量“避税天堂”的存在,是否会干扰到正常运转的经济秩序呢?
乍一看是个数学问题,其实是个社会学问题。
有专家认为,如果要在起征点上做文章,可能就需要重新修订个税法,将决定起征点的权力交给地方,由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工资水平和吸引人才的策略,来决定起征点的多少。
对政府来说,个税一直被誉为“世界上最优质的税种”,主要是因为它对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调节作用。但在国内的税收中,个税仅占比不到7%,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不显著。
还有网友调侃:个税起征点应该调整为当地的房价的单价,大城市可以好几万,小城市几千块没毛病。
个税起征点提高后,你能省多少钱?
个税起征点提高后,主要获益的是两类人群。
一是普通工薪族,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广州人小张的工资为8000元,按照广州的三险一金费率,他的应纳税额为:
8000-8000*(8%+2%+0.2%+8%)-3500(个税起征点)=3044元
与3044元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和105,则小张的个税为:
3044*10%-105=199.4元
也就是说,在现行税制下,月薪8000的小张每月大概要缴200块的税。
那么,假设当个税起征点提高到6000元,则小张的应纳税额会变更为544元,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变更为3%和0,则小张的个税为:
544*3%-0=16.32元
一年省了两千多块啊有木有?
至于另一类人,则是中小企业主了,大家如果了解行情的话应该明白,很多企业为了开源节流,工资都是3500一发的,为了避税,能省一点是一点,如果个税起征点提高,这些心机也可以少花一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