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严重怀疑自己回的是个假家,遇到的是个假妈,一天到晚被嫌弃,早上不起啊,晚上不睡啊,见人不打招呼啊……”有大学生表示,放假了,他们和父母相处却不像想象中那么愉快。
详细介绍:
大学生被家长“嫌弃”的原因相对集中:房间脏乱差、作息不健康、让做点事喊不动。高校老师建议大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每天抽点时间陪爸妈,偶尔参与家务劳动。
习惯赖床,房间乱得“像狗窝”
我妈每天7:30喊我起床,这就是一场战争。”小王从西北师范大学放假回来,和妈妈几乎是“大吵一三五,小吵天天有”。“一早就叫我起来吃饭,晚上看电视看到11点我妈就会催我睡觉,不睡觉就会隔一会念叨一下,跟定时闹钟一样。”
小易也面临天天被妈妈“叫早”的苦恼。“在学校时,如果上午没课,都会赖床多睡一会儿,晚上也要刷刷手机才能睡着。”小易说,晚睡晚起的作息突然被妈妈改变,总觉得不习惯,有时难免顶嘴。
除此之外,“只要衣服脱了摊在沙发上,早上被子不叠,我妈就说我不像女生,做事没条理。”易同学十分委屈,“我妈抓狂起来,竟然说我的房间像狗窝。”在学校时,明明很多同学都这样,怎么到了我妈这儿就变得这么严重呢?
家长怎么说
“不帮忙做家务就算了,连自己的内务都搞不干净,每次家里来人都要说,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小易的妈妈告诉记者,自己不是真想数落孩子,不知道多珍惜和女儿相处的时光。“希望通过不断提醒,改变她的行为习惯。”她说,优秀的大学生不仅要会学习还得懂得生活。
专家支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分析:“简单说就是期待落差。父母的感受是:孩子的表现不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那个状态。”
徐川建议,孩子应该多换位思考,比如说,你有这么一个儿子,半年没见了,一回家就是整天熬夜晚起,打游戏玩手机,你是不是会怀疑,这是不是个假儿子?也不怎么贴心,也不过来帮忙,就知道低头抠手机,这个臭小子在学校是不是也是这样?于是不满,于是唠叨,于是恨铁不成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