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轴承的检查方法
1、检查轮毂轴承紧度时,首先将汽车受检轮毂一端车轮的车桥架起,用支车凳、掩车木等用具把车安全地架好。
2、用手转动受检的车轮数圈,看看转动是否平稳,是否有不正常的噪音。如果转动不平稳并有摩擦声,说明制动部分不正常;如果没有噪音,转动不平稳并且时紧时松,说明轴承部分不正常。出现上述不正常现象时应该拆检该轮毂。
对于小型汽车,检查轮毂轴承时,用双手握住轮胎的上下侧,双手来回扳动轮胎,重复做多次。如果正常的话,应没有松旷和阻滞的感觉;如果摇摆有明显松旷的感觉,应拆检轮毂。
3、制动方面的检查。通常在检查轮毂轴承时,附带检查车轮制动装置,如果轮胎内侧有油迹,很可能是制动分泵或制动油管漏油所引起的,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车轮轴承的保养步骤
在拆卸轮毂前,应做好轮毂保养的准备工作,将车停稳并架起车桥,以确保维护作业的安全。
1、拆下轮毂轴头的装饰盖、防尘罩;
2、拆下轮胎螺母和轮胎,注意不要碰伤轮胎螺栓的螺纹。如果是盘式制动器,应拆下制动器,再用于钳拆下锁圈或锁销。
3、用专用工具拆下轮毂;
4、刮去轴承、轴颈及轮毂腔内的旧润滑脂,用清洗剂清洗轮毂轴承和轴颈并用布擦干,最后用布擦净轮毂内腔。
5、检查轮毂轴承与轴承座圈,发现有裂纹、疲劳剥落和轴承滚子松散等现象,应更换轴承。如果发现轴承座圈上有麻点,也应更换轴承。
6、检查轴承内径与轴颈的配合情况,配合间隙应不大于0.1Omm测量轴颈时,应在垂直地面的上下两个部位(该处为最大的磨损部位)测量。如果配合间隙超过规定的使用限度,应更换轴承,使之恢复正常的配合间隙。不允许在轴颈上打毛刺、麻点来缩小间隙。
7、待所有零件都符合要求后,将内轴承涂抹润滑脂后放人轮毂中。
8、将轴承内腔涂抹润滑脂时应注意,应将润滑脂挤进轴承内直至润滑脂从轴承的另一侧冒出来为止。在轮毂腔内和轴头盖内涂抹薄薄一层润滑脂,使之起到防锈的作用。注意轮毂腔内的润滑脂不要涂抹得太多,否则会影响散热和制动。
9、将轮毂及外轴承装回到轴颈上,用手将轴头调整螺母拧上,然后用轴头扳手按规定扭力拧紧调整螺母。拧紧螺母后,应左右转动轮毂几圈,看看轴承安装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转动使轴承与座圈正确配合。此时轴承紧度适当,车轮自由转动而感觉不出轴向间隙。
10、最后依次安装锁片、固定螺母、轮胎、防尘罩和装饰盖等零件。
11、轮毂轴承调整好后,行驶一段里程(1Okm左右),停车检查,用于拭摸轮毂的温度,如果发热,为轴承调整过紧所致,应重新调整,适当放松轴承紧度。
工作有噪音,运转速度过慢,或者运转起来温度过高,这些我们可以观察出来的情况就代表轴承要出问题的征兆了。至于专业的,你可以去亚纳轴承咨询客服,他们还蛮尽力的。我遇到一些专业的问题,他们也都细心解答。你可以试试。
汽车轴承的保养方法
汽车前/后轴承至少要2年保养一次(后/前驱动),具体方法如下:
1、准备锂基2号润滑脂或二硫化钼润滑脂、灯用煤油或柴油500毫升、废布或旧衣物、一个脸盆、零件存放盒、修理工具、记号笔。
2、选一无风好天,找一个背阴平地拉紧手刹并挂档憋车,可在后/前轮胎打掩辅助固定。 3、先将两侧前/后轮固定螺栓按对角线顺序拧松。
4、用千斤顶升起一侧前/后轮后用铁三角支架或木砖垫稳,重复这一过程垫稳另一侧。
5、将已拧松的前/后轮固定螺栓卸下存放零件盒内。
6、卸下前/后轮。
7、卸下前/后闸刹车片
8、取下前/后轴承头掩护
9、取下花篮固定螺栓保险销。
10、拧松并卸下螺栓。
11、取下内外轴承检查,如已严重磨损应及时更换!
12、如没有严重磨损可用煤油或柴油清洗擦拭干净。
13、将内外轴承均匀涂抹润滑脂后装回原处。
14、将花篮螺栓上紧后再倒回一口半。
15、旋转前/后轴承检查是否松旷或拔劲,重复调整至不松旷不拔劲状态。
16、安装花篮螺栓保险销、前/后轴掩护帽。
17、用干净布仔细擦拭刹车盘、片表面油污,
18、检查刹车盘、片体及表面,如有损坏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19、安装前轮,按对角线顺序上紧螺栓
20、重复这一过程完成另一侧保养。
21、用千斤顶升起一侧前轮取下三角铁支架或垫砖,千斤顶卸载使前/后轮着地。重复这一过程使另一侧前/后轮着地。
22、用扳手按对角线顺序拧紧轮胎固定螺栓。
(文章来源:陌贝网 http://blog.mrobay.com/archives/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