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汽车消毒误区,您中招了吗?

2025-05-11 05:03:2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误区一:新车不用消毒
事实上,新车出厂后6个月内,是各种有毒气体释放的高峰期。在国外,新车一般都会被放一段时间后再使用。但是在国内,人们通常是一买来就使用,未经消毒处理,就大胆地跟病毒进行亲密接触。其后果可想而知。

误区二:没有异味就不用消毒
病毒≠异味,很多病毒是无色无味的。当异味形成的时候,说明室内异味情况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如果不加以抑制,很可能就会造成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产生。

误区三:长期使用一种消毒液,更换不及时。
不同的消毒液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不同,同一种消毒液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或使用时间的延长,消毒作用会逐渐下降,所以应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液,消毒液要定期、及时更换,选择几种消毒液交替使用。这样可减少消毒中的病原盲点,使场区内尽可能多的病原微生物被杀灭或抑制。

误区四:消过一次毒之后,就不用再消毒
汽车消毒跟洗车是一个道理:洗干净之后,过一段时间,车脏了,是不是还得洗呢?消毒也是一样,把细菌杀死之后,过段时间,又有新的细菌滋生,就必须再次消毒。不用太频繁,建议1个月做一次就行。

误区五:香水可以消毒
当车内有异味的时候,很多车主的第一反应就是猛喷香水。但是这种方法只能掩盖异味。并没有消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