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牡丹的名句“花开时节动京城”中的“京城”指长安。
1、整首诗:
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2、根据《刘禹锡编年校注》,刘禹锡集筏证中都明确其写作背景为大和年刘禹锡第二次到长安。
只有少部分人理解为永贞革新时,但依然是在长安。从文字写作的风格来讲,不知晚年退出政治漩涡闲居东都的刘禹锡如何能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作品。
目前查了全部的四部全集注,皆指长安。而一般的集注,也多写长安或不用写。另刘禹锡内容含京师的诗词可查,无一指洛阳。
这短短四句诗,写了三种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
诗人没有忘记对芍药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誉,却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无穷。
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