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中的西凉和唐朝有什麽关系?

2025-05-22 21:35:2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众所周知,“胡”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一般都指北方的游牧民族,“五胡十六国”是带有明显侮辱色彩的词汇,即不客观又不文明,因为这一段时间除了氐、匈奴、鲜卑、羌、羯建立的政权外,还有汉族的前凉、西凉、冉魏、西蜀、北燕这些地方小政权,称“五胡十六国”至这些汉族政权于何地?

更重要的是,十六国后,少数民族又建立了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后唐、后晋、后汉等国家,我也没见谁称他们为“胡隋”、“胡唐”,事实上自从少数民族建立十六国后,民族融合一直在进行,从石勒的优待衣冠华族,再到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最终到隋文帝的“科举”,都是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汉族也融入少数民族血统,丰富了民族血脉和文化。同时,中原汉族进行迁移,所谓“衣冠南渡”,开发了原本是荒野的江东之地,可以说,这段时间民族融合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双赢,大家都为祖国的开发与民族融合做出贡献。

所以,我看应该拿去老眼光,用“五族”代替“五胡”,再加上汉族政权,应该用“六族十六国”这样新名词才对!而且别老说“五胡乱华”,其实十六国时期是民族融合最好时代,各种文化和血统都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成为绚丽的新花朵,我看应该改为“六族融合”,比较恰当!

回答(2):

西凉(400年--421年)是十六国之一。建国者是汉人李皓(武昭王),以敦煌为首都,但405年迁都至酒泉,逼近北凉。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皓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凉军围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西凉因此亡于北凉。西凉太祖李皓被唐朝皇室李氏和诗人李白、李商隐尊为其先祖。

回答(3):

西凉为当地汉族大姓李氏所建,初代主为李广后裔李暠。
西凉传三世而亡,后人归附南朝。后又转投北朝。
李渊建唐之后,追溯其祖上,自称是这一支西凉贵族后裔,进而追认李广、甚至是老子李耳为远祖。所以以道教为国教,以西凉李氏为宗族。
至于两者之间是否真有血脉传承,史学界还在研究。起码现在没有强有力证据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