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是什么

2025-05-23 05:49: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母校(alma mater)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mǔ xiào。是人们对自己曾经毕业或肄业的学校的一种称谓,怀有感激之情。

“母校”一词的来历:

人们把自己毕业或肄业的学校称为“母校”。它是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的外来语。当时,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聘有日本教员,其中,“正教习”服部宇之吉对我国师范教育建设贡献很大。“母校”一词就是他在1907年向第一期毕业讲话时提到的。由于饱含亲切感,又易于接受,后来在全国就流行开来了。

出处:

称自己曾经从那里毕业或肄业的学校。邹韬奋 《萍踪寄语》三:“谈得尤其诚恳的有位江善敬君,他是国立暨南大学外交系的毕业生,现在母校服务。”


扩展资料

据考证,原始社会后期,就有了专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特殊场所,这就是学校的萌芽。青少年在这里接受一些训练,学习自理,参加社会劳动,如建筑房屋、耕种、收获,照看牲畜等;学习唱歌.跳舞、游戏,学习礼仪和行为规则。

最初的教育活动与人类的生产,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人们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知识,技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逐渐增加,有些人就可以从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脑力活动。

同时语言文字也在丰富和发展。这样,独立的教育机构—学校便逐渐孕育产生了。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活动进入一个自觉的历史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母校

回答(2):

母校是人们对自己曾经毕业或肄业的学校的一种称谓。

“母校”是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的外来语。当时,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聘有日本教员,其中,“正教习”服部宇之吉对我国师范教育建设贡献很大。“母校”一词就是他在1907年向第一期毕业讲话时提到的。由于饱含亲切感,又易于接受,后来在全国就流行开来了。

出处:邹韬奋 《萍踪寄语》三:“谈得尤其诚恳的有位江善敬君,他是国立暨南大学外交系的毕业生,现在母校服务。”

扩展资料:

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主要分为五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承担着对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母校

回答(3):

母校这一词概念为原先上学的学校,等你大学毕业后,所有以前的学校都是母校,因为我经常看到或听到某人的母校...之类,所以个人认为如此.
你不能说正在上的学校是母校,而是学校.

回答(4):

“母校”一词的来历。
人们把自己毕业或肄业的学校称为“母校”。它是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的外来语。当时,京师大学堂(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聘有日本教员,其中,“正教习”服部。
宇之吉对我国师范教育建设贡献很大。“母校”一词就是他在1907年向第一期毕业讲话时提到的。由于饱含亲切感,又易于接受,后来在全国就流行开来了。

回答(5):

我认为,母校应是指你毕业以后,来怀念这个学校时的词语,或者在你还有一两个月毕业时可用,如果是你还有很长时间毕业,应该不可用,否则会被人说还没毕业就记者离开学校了,那样可是很不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