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什图语
普什图人(Pushtuns,亦作Pushtun或Pakhtun)是阿富汗斯坦南部和巴基斯坦西部的主要民族,亦称“阿富汗人”(Afghan)、“帕坦族”(Pathans)。
普什图人在公元十二世纪前主要分布在苏莱曼山区,后来向北、向西扩散,到达白沙瓦谷地和巴朱尔地区,以及流徙到印度。操普什图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使用普什图文。多信伊斯兰教,大部分属逊尼派。保留着部落制残余。大多数定居从事农业,或半农半牧,一部分以游牧为主。以强悍骁勇著称。
阿富汗简介: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简称“阿富汗”,是位于亚洲中西部的西亚高原内陆国,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接伊朗,南和东连巴基斯坦,东北与中国接壤。阿富汗面积64.75万平方千米,气候以大陆性气候为主,秋季多“阿富汗风”,东北部是高原山地气候区。
阿富汗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30多年战乱产生了600多万难民。阿富汗矿产资源虽较为丰富,但因战乱而未得到开发,其工业基础也几近崩溃。阿富汗作为农牧业国家,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是世界第一大毒源地“金新月”的中心。阿富汗是搭乘佛教的摇篮,主要旅游资源有巴米扬谷、贾姆宣礼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普什图人
阿富汗人语言:
普什图语和波斯语是官方语言,其他语言有乌兹别克语、俾路支语、土克曼语等。逊尼派穆斯林占80%,什叶派穆斯林占19%,其他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