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采集信息端,即识别、定位和感知。首先是身份识别,对每一个管理单元都要求有身份识别,包括人、车、物、单位等。身份识别决定了管理精度或者是管理颗粒度。其次是位置管理,定位是一项基础技术。物流是通过时空管理创造价值的,所以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位置管理会成为采集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是感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或者其它设备采集需要管理的信息。采集信息端将是一个未来有巨大发展空间的领域。
第二是传输信息。物流的信息传输技术现在基本定位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用互联网的标准架构,但是通讯功能要能够无线移动起来。这个时候就能够支持实时管控的要求,技术会体现在智能终端上。人、车、货实现无线通讯是通过两类智能终端,一类是手持终端,跟着人走;一类是货载或车载终端,跟着物走。这两类终端分别承载着移动通讯的基本职能,同时它又是采集信息的Hub。
第三是在数据的应用和开发方面,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承担着数据的集中整合,深度的加工和服务的功能,从而能够满足各类的管理需求,形成服务外包的数据中心。而能否外包取决于服务是否标准。标准和外包这两件事是密切相关的。所谓标准化是指描述清楚、考核规范、纠纷能够得到依据处理, 能做到这三点,这个服务基本上就是是标准的。当一个服务标准化的时候,它很容易外包出去,而且会取得规模效益和专业化效益的双赢。